康熙字典
卷别 :備考・未集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832頁,第5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13頁,第5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67頁,第17字
义《奚韻》:同「腳」。
注解
〔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未集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𦛶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肉、却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𦛶的意思
基本释义
𦛶
◎同“脚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勺切頁碼第130頁,第28字續丁孫
腳
異體脚、𦛶
脛也。从𠕎卻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己藥反頁碼第337頁,第4行,第2字述
脛也。從肉卻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勺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79頁,第3字許惟賢第303頁,第1字
脛也。
段注《東方朔傳》曰:結股腳。謂跪坐之狀。股與腳以厀爲中。腳之言卻也。凡卻步必先脛。
从肉。卻聲。
段注居勺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脚,脚胫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卻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左「肉」右「卻」。篆文從肉、卻聲。從「肉」,表示與人或動物有關;「卻」表示音讀,也兼有退卻在後的意思。古人跪坐,腳退卻在後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脚」。
腳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59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45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6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71頁,第17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63頁,第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581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012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366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846頁,第4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3頁,第2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8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15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502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880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5頁【崇文】第137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505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39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8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