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画

7

FFIF

teht

evge

13画

10

121244123431312

上中下结构

扩展BU+26E48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74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3頁,第32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1頁,第27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蘇禾切;《正韻》:桑何切,𡘋音唆 —— 草名。說文》:薃侯也,一名侯莎。爾雅翼》:莖葉似三稜,根周匝多毛,謂之香附子。一名雀頭香。博雅》:地毛莎䔺也。

又,木名。廣韻》:似桄榔,其樹出麪。

又,《前漢・馮奉世傳》:莎車王萬年。【註】莎車,國名。

又,亭名。水經注》:莎泉南流,水側有莎泉亭。

又,《集韻》:師加切,音沙 —— 蟲名。詩・豳風》:六月莎雞振羽。

又,宣佳切,音綏 —— 挼莎,以手切摩也。禮・曲禮》:共飯不澤手。【疏】澤謂挼莎。又,摩莎洓之,出其香汁。

又,《韻補》:莎草之莎,叶音綏。馬融〈廣成頌〉:鎭以瑤臺,純以金堤;樹以蒲柳,被以綠莎。

注解

〔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uō、sh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沙

〔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沙声。本义是草名。香附子。

〔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uō] ⑴ 〔~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的块根称“香附子”,可入药。 [shā] ⑴ 多用于人名、地名。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𦹈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𦹈

同“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