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84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31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20頁,第21字
音《廣韻》:苦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丘哀切,𡘋音侅。《說文》:張也。《廣韻》:解也。《韻會》:啟也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闢也。
义又,《五音集韻》:通也。《易・乾卦》〔疏〕:亨通也。會合萬物,令使開通而爲亨也。
义又,發也。《禮・學記》:故君子之敎喻也,開而勿達㊟〔故君子之教喻也,道而弗牽,強而弗抑,開而弗達〕。【註】開謂發頭角。【疏】但爲學者,開發大義頭角而已。
义又,釋也。《易・乾坤卦・文言》〔疏〕:諸卦及爻,皆從乾坤而出,故特作〈文言〉以開釋之。《書・多方》:殄戮多罪,亦克用勸;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
义又,《韻會》:條𨻰也。
义又,始也。《後漢・馮衍傳》: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【註】開、發,皆始也。《禮・檀弓》:曩者爾心或開予。【註】開謂諫爭有所發起。
义又,星名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北斗七星〔註〕:《春秋運斗極》㊟〔《春秋運斗樞》〕云:斗第六開陽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州名。本漢胊䏰縣地,後魏置開州鎭。
义又,縣名。《史記・高祖紀》:與偕攻開封。又,〈功臣年表〉:開封侯陶舍。【註】縣名,屬河南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人名。《左傳・襄二十三年》:曹開御戎。【註】齊臣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姓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通作闓。詳闓字註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輕煙切,音牽 —— 山名,在雍州。通作沂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音虧。謝惠連〈擣衣〉篇:盈篋自余手,幽緘𠋫君開;腰帶準疇昔,不知今是非。
音又,叶音欺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宣化之闥,崇禮之闈;華闕雙邈,重門洞開。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:門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81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6頁,第15字
《集韻》輕煙切,音牽。山名。在雍州。通作沂。
謹照原文沂改汧。
注解
〔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。
〔開〕字拼音是kā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开。
〔開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小篆字形,兩邊是兩扇門,中間一橫是門閂,下面是一雙手,表示兩手打開門閂之意。本义是開門。
〔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āi] ⑴ 啟,張,把關閉的東西打開⑵ 分割⑶ 通,使通⑷ 使顯露出來⑸ 擴大、發展⑹ 發動或操縱⑺ 起始⑻ 設置、建立⑼ 列舉,寫出⑽ 支付⑾ 沸騰,滾⑿ 舉行⒀ 放在動詞後面,表示效果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𨴉的意思
基本释义
𨴉
◎同“开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哀切頁碼第397頁,第8字續丁孫
開
異體開
張也。从門从幵。
𨴉
異體𨵑、𨴂、𨵹
古文。
附注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「古文从一从収。一者,象門關之形……从収者,以兩手取去門關,故為開也。小篆變古文之形,許君遂誤以為从开爾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渴才反頁碼第955頁,第6行,第1字述
張也。從門幵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哀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35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22頁,第8字
張也。
段注張者,施弓弦也。門之開如弓之張。門之閉如弓之弛。
从門。幵聲。
段注按大徐本改爲从門从幵。以幵聲之字古不入之咍部也。玉裁謂此篆幵聲。古音當在十二部。讀如攐帷之攐。由後人讀同闓,而定爲苦哀切。
古文。
段注一者,象門閉。从𡴂者,象手開門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開與闓聲誼同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由「門」、「廾」,附加「一」構成。從門,示動作的對象之義。從廾,開門的主體之義。一,像門栓之形。「廾」、「一」合而為「开」。會二字及門閂得開啟門戶之義。古文承自戰國文字,從門從,「一」為門栓,與二文分列。隸書、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會意附加實象。規範字作开。
開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83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97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5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18頁,第1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68頁,第2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20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10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817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00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1頁,第4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97頁,第1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33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613頁【補遺】第1776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79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31頁【崇文】第412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92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36頁,第1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485頁,第5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535頁,第3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093頁,第1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