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画

6

vahh

vsll

zmh

41412

10画

7

5311225125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59EC

古时称女为姬。取名象征美好、忠贞。仙姬。在名字中多指美丽美好,有利于婚姻幸福,家庭和睦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615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260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196頁,第23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居之切,音基。說文》:黃帝居姬水,以姬爲氏,周人嗣其姓。左傳・昭二十七年》:武王克商,光有天下,兄弟之國者,十有五人。姬姓之國者,四十人。

又,《廣韻》:與之切;《集韻》:盈之切,𡘋音怡 —— 婦人美稱。一曰王妻別名。一曰衆妾總稱。師古曰:姬本周姓,其女貴於列國之女,所以婦人美號皆稱姬。劉安世曰:政和中,大臣不學,以郡主爲宗姬。姬,周姓,漢初取爲𡣕嬙之號已可笑,今乃以𡣕嬙名其女,尤非。

又,九魚切 —— 同「居」。列子・黃帝篇》:姬將吿女。【註】姬作居。
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39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3頁,第24

《左傳・昭二十七年》武王克商,光有天下。

謹照原文二十七年改二十八年。

注解

〔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〔姬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𦣞

〔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。

〔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ī] ⑴ 古代对妇女的美称。⑵ 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。⑶ 旧时称妾⑷ 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⑸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姬的意思

ㄐㄧ

基本解释

古代对妇女的美称。

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。

旧时称妾。~人。~妾。~侍。

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。歌~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本义: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。

2.水名。相传为黄帝所居。

Ji River;

黄帝以 姬水成, 炎帝以 姜水成。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》

3.黄帝的姓。

Ji, surname;

黄帝君 姬水,以为姓。 —— 《说文》昔少典,取于有峤氏,生 黄帝炎帝, 黄帝以 姬水成, 炎帝以 姜水成,成而异德,故 黄帝为姬, 炎帝为姜。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》。按,轩辕子二十五人,惟 青阳与 仓林氏得姓姬。尧立 后稷以为大农,姓之曰姬氏。 —— 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。按,姬姜为古大姓,姬本 黄帝裔,故 尧赐姓姬也。

4.周人以后稷(黄帝之后)为祖,亦姓姬。又

姬国(姬姓之国。指周王朝);姬化(周文王姬昌的德化);姬公(周公姬旦;周文王姬昌);姬文(周文王)

5.古代称帝王的妾。

concubine;

毋曰薄姬。 —— 《汉书·文帝纪》。注:“内宫也。”王姬、 徐姬、 蔡姬。 —— 《史记·齐世家》。索隐:“众妾之总称。此名之不正者。”宠姬郑袖。 —— 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侍姬;姬人(妾);姬侍(侍妾);姬妾(妾);姬媵(妾);姬仆(家妓;婢妾)

6.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。

lady;

妖姬静女。 —— 清· 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
艳姬;仙姬。

7.歌女 。

professional female singer;

歌姬;一代名姬。

8.美女的代称。

beauty;

于是庄王弃其 秦姬 越女,罢钟鼓之乐。 —— 《吴越春秋》

9.周朝的代称。周人为姬姓,故以之相代。

Zhou dynasty;

姬汉旧邦。 —— 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姬周(周朝);姬汉(周朝和汉朝);姬刘(周朝和汉朝);姬姜(春秋时,周王室姓姬,齐国姓姜,二姓常通婚姻,因以“姬姜”为贵族妇女之称。泛指美女)

10.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居之切頁碼411頁,第4

姬

異體

姬黃帝居姬水,因以爲姓。从女𦣝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居而反頁碼984頁,第2行,第1

姬黃帝居姬水,因水爲姓。從女𦣞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居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448頁,第1許惟賢1065頁,第2

姬黃帝凥姬水。因水爲姓。从女。𦣞聲。

段注居之切。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姓也。姬妾之姬,《漢書•文帝紀》注讀為姨,《說文》另有㚤字。

姬水不知在何處。今姬妾字乃㚤【怡】之借,見《漢書》。今尚云㚤太太是也。

姓也。姬妾之姬 《漢書•文帝紀》注讀為姨,《說文》别有㚤⊙字,乃正字也。今俗猶云㚤⊙太太。

姬妾字讀姨,其正字為㚤。今稱妾為㚤大大,猶存古義也。

白话解释

姬,黄帝居住在姬河流域,遂将河名作为自己的姓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”作声旁。

姬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11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039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777頁
4說文校箋第541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486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791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02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05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9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23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519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429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016頁【補遺】第17830頁
14通訓定聲第70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70頁【崇文】第4277頁
16說文句讀第1764頁
17章授筆記第511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74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32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