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73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82頁,第2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37頁,第17字
音《廣韻》:陟陵切;《集韻》:知陵切;《正韻》:諸成切,𡘋音徵。《玉篇》:腹結病也。《廣韻》:腹病。《史記・扁鵲傳》:以此視病,盡見五藏癥結。王叔和《脈經》:左手脈橫癥在左,右手脈橫癥在右。《抱朴子・用𠛬卷》:夫癥瘕不除,而不修越人之術者,難圖老彭之壽也。
注解
〔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癥〕字拼音是zhē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徵。
〔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ēng] ⑴ 见“症2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症的意思
症癥
1zhèngㄓㄥˋ基本解释
◎病,病状。病~。~状。~候。不治之~。对~下药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症候;病象。古通“證”。
disease; illness;
荔枝核性太热,补阴,人有阴症寒疾者,取七枚煎汤饮之,汗出便差。亦治疝气。 —— 《五杂俎·物部三》
死症(绝症。无法治好的病);险症(危险的症候);顽症(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病症);崩症(子宫大量出血的病);症象(症状)
2.另见 zhēng。
3.“證”另见 zhèng。
症癥
2zhēngㄓㄥ基本解释
①〔~结〕a.腹内结块的病;b.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。
②(癥)
详细解释
名词
1.腹中结块的病。
a lump in the abdomen causing distension and pain;
脉沉重而中散者,因寒食成症。 —— 晋· 王叔和《脉经》
病症(病征。按:病征的 “症”,在古时只作“證”。症是近代的俗字);症坚(症结);症痼(腹中积久未消的痞块);症瘕(腹中结块的病。喻固陋寡闻);症噎(腹中结块,食塞咽喉)
2.另见 zhèn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