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84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8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2頁,第5字
音《類篇》:居拜切,音介。《大戴禮》:魚遊於水,鳥飛於雲,故冬燕雀入於海,化而爲蚧。
义又,蛤蚧。《本草》:蟇首細鱗長尾,生嶺南,在古牆壁及榕木閒。元陳孚詩:龍眼花開蛤蚧鳴。
义又,地名。蝗蚧潭。見《襄城縣誌》。
义又,《韻會》:通疥。《後漢・鮮𤰞傳》:邊陲之患,手足之疥瘙。字或作蚧。
义《直音》亦作𧎁。
注解
〔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蚧〕字拼音是j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介。
〔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è] ⑴ 〔蛤( gé )~〕见“蛤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蚧的意思
蚧
jièㄐㄧㄝˋ基本解释
◎〔蛤( gé )~〕见“蛤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蛤蚧 a red-spotted lizard。爬行动物,壁虎科。头大,尾灰色,有红色斑点,中医用作强壮剂。
2.介壳虫 scale insect。蚧总科。成虫极小,雌虫无翅,雄虫有前翅一对,体背有蜡质硬壳或蜡质覆盖。种类很多,大多是果树、林木及农作物的害虫,如吹绵蚧、梨园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