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豆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53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92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68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都騰切,等平聲。《說文》:禮器也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瓦豆謂之豋。【註】卽膏豋也。【疏】對文則木曰豆、瓦曰豋,散則皆名豆。《詩・大雅》:于豆于豋。【傳】木豆薦葅醢,瓦豋薦太羹;祀天用瓦豆,陶器質也。《宋史・禮志》:宗廟之祭,用太牢而三鉶,鉶既設三,則豋亦如其數;請設三豋,實牛、羊、豕之湇以爲太羹㊟〔《宋史・禮志》本作:三牲之祭,鉶既設三,則豋亦如其數;請太廟設三豋,實牛、羊、豕之湇以爲太羹〕。又,《元史・祭祀志》:太羹,每室三豋;和羹,每室三鉶。
义又,通作鐙。《禮・祭統》:執鐙。【註】鐙,豆下跗也。《儀禮・公食大夫禮》:實于鐙。【註】瓦豆謂之鐙。《集韻》或作𤮘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𧯭,从廾,持肉,在豆上,會意。隸作豋。毛氏曰:登降之登,上从癶,癶音撥;豋豆之豋,上从月从又,月卽肉字,又卽手字,持祭肉于豆之義。二字取義不同。〈六書略〉:豋,豆也。借爲升登之登。合登、豋爲一,誤。
注解
〔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豆部。
〔豋〕字拼音是dē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豆。
〔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ēng] ⑴ 古代盛肉食的器皿,祭祀时用作礼器。唐高宗《宗廟薦享别奠詔》:“自今以後,宗廟薦享,爵及簠簋登鉶,各宜别奠。”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豋的意思
豋
dēngㄉㄥ基本解释
◎古代盛肉食的器皿,祭祀时用作礼器。唐高宗《宗廟薦享别奠詔》:“自今以後,宗廟薦享,爵及簠簋登鉶,各宜别奠。”
说文解字
豋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306頁,第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404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31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200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92頁,第7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684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203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731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003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22頁,第1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98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582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5146頁【補遺】第16759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2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411頁【崇文】第164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610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103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49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