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12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85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76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:古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各核切,𡘋音隔。《說文》:獸皮治去其毛,革更之象㊟〔獸皮治去其毛,革更之,象古文革之形〕。【註】徐鍇曰:皮去其毛,染而瑩之曰革。《韻會》:皮熟曰韋,生曰革。呂氏曰:革者,去毛而未爲韋者也。《書・禹貢》:齒革羽毛。【傳】犀皮。《詩・召南》:羔羊之革。【傳】革,猶皮也。【疏】獸皮治去其毛曰革。對文言之異,散文則皮革通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掌皮掌秋斂皮、冬斂革。【疏】革須治用功深,故冬斂之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人與獸皆曰革。《禮・禮運》:膚革充盈。【註】革,卽膚內厚皮也。
义又,《禮・明堂位》:革車千乗。【註】革車,兵車也。《周禮・夏官・司弓矢》:王弓、弧弓,以授射甲革椹質者。【註】革,革甲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改也。《易・革卦》:天地革而四時成。《書・堯典》:鳥獸希革。【傳】革,改也。【疏】毛羽希少改易。〈洪範〉:金曰從革。【傳】金可以改更。《管子・山權數》:丁氏歸革築室。【註】革,更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器》:轡首謂之革。《詩・小雅》:鞗革冲冲。【傳】鞗,轡也;革,轡首也。【疏】馬轡所靶之外有餘而垂者,謂之革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如鳥斯革。【傳】革,翼也。【箋】如鳥夏暑希革張其翼時。【釋文】革,如字。《韓詩》作勒,云翅也。
义又,軍禮曰兵革。《禮・中庸》:袵金革。【註】革,甲冑之屬。
义又,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師》:皆播之以八音,金、石、土、革、絲、木、匏、竹。【註】革,鼓鼗也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革,老也。南楚江湘之閒代語也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漢功臣表有煑棗侯革朱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訖力切,音殛 —— 本作䩯,急也。《禮・檀弓》:夫子之病革矣。【註】革,急也。【釋文】紀力切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竭億切,音極 —— 義同。《禮・檀弓》〔釋文〕:又音極。《集韻》或作亟。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愛日堂藏本: 第80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7頁,第23字
《說文》獸皮治去其毛。革更之象。
謹照原文省象字。
注解
〔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革〕字拼音是gé,独体字。
〔革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。中间的圆形物,是被剥下的兽身皮,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、身和尾。“革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革”的字多与皮革有关。本义是去毛的兽皮。
〔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é] ⑴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⑵ 改变⑶ 取消,除掉⑷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,如鼓等。⑸ 姓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革的意思
革
1géㄍㄜˊ基本解释
①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。皮~。~履(皮鞋)。~囊。
②改变。~新。~命(➊原意是改变命运;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、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;➌亦指改造旧技术、旧思想的运动)。改~。变~。
③取消,除掉。~除。~职。~故鼎新(去除旧的,建立新的)。
④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,如鼓等。
⑤姓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。中间的圆形物,是被剥下的兽身皮,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、身和尾。“革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革”的字多与皮革有关。本义:去毛的兽皮。
2.同本义。皮的总称。
leather; hide;
革,兽皮治去其毛。 —— 《说文》齿革羽毛。 —— 《书·禹贡》执之用黄牛之革。 —— 《易·遯卦》掌秋敛皮,冬敛革。 —— 《周礼·天官》江南出梓、姜、桂、金、锡、连、丹沙、犀、瑇瑁、珠玑、齿、革。 —— 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人造革;革带(皮带);革笥(用皮作的甲胄);革船(用皮革缝制的船)
3.用革制成的甲胄。
leather armor and weaponry;
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 ——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4.车前的饰物。
ornament on the front of cart;
革车千乘。 —— 《礼记·明堂位》
革车(战车)
5.通“勒”( lè )。马络头。有嚼口的叫勒,没有的叫羁。
headstall; halter;
故王良造父,天下之善御者也。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,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,马不能行十里,故共之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
6.姓。
动词
1.变革,更改。
change;
革,改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鸟兽希革。 —— 《书·尧典》故因秦时,本十月为岁首,不革。 —— 《汉书·任敖传》愿革心易行。 —— 《汉书·严助传》天地阴阳不革而成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执一》厉治革典。 —— 《国语·周语下》革法明教,而秦人大治。 —— 《盐铁论·非鞅》革故鼎新。 —— 李德裕《次柳氏旧闻》瑞锐意兴革,清浚 吴淞、 白茆,通流入海,民赖其流。 —— 《明史·海瑞传》
革心(改变心意,不再为非作歹);革面(改变旧面貌,转变立场);革正(改正)
2.免除或丢掉。
remove from office; expel;
今革旧从新,为里党之法,在所牧守,宜以喻民,使知去烦即简之要。 —— 《魏书·食货志》
革旧从新(指除去旧的章法,遵从新的制度);革去(除去)
3.另见 jí。
革
2jíㄐㄧˊ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通“亟”。[病情] 危急。
in a desperate sieuation; critical;
成子高寝疾, 庆遗人请,曰:“子之病革矣。 —— 《礼记·檀弓上》
病革(病重)
2.另见 g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覈切頁碼第83頁,第1字續丁孫
革
獸皮治去其毛,革更之。象古文革之形。凡革之屬皆从革。
𠦶
古文革从三十。三十年爲一世,而道更也。𦥑聲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從卅非革之義,廿十亦不為卅,古作,象獸頭角足尾之形。」「(臼)象手治之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獸皮攤開製革之形。以古文字而言,『口』形往往象獸頭,中豎為獸皮,兩旁為張開之皮革,象製革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溝厄反頁碼第229頁,第7行,第1字述
獸皮治去其毛,革更之,象古文革之形。凡革之屬,皆從革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從古文革省之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30頁,第1行,第1字述
古文革從卅。卅年爲一世,而道更也。𦥑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皮去其毛染而瑩之曰革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居玉切、古覈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42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92頁,第1字
獸皮治去其毛曰革。
段注各本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,象古文革之形。文義,《句讀》皆不可通。今依《召南》、《齊風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周禮掌皮》四疏訂正。革與鞹二字轉注。皮與革二字對文則分別。如秋斂皮,冬斂革是也。散文則通用。如司裘之皮車卽革路,詩《羔羊傳》革猶皮也是也。
革,更也。
段注二字雙聲。治去其毛。是更改之義。故引伸爲凡更新之用。《襍卦傳》曰:革,去故也。鄭注易曰:革,改也。《公羊傳》。革取清者。何曰:革,更也。《管子・輕重》革築室房注。革,更也。
象古文革之形。
段注凡字有依倣古文製爲小篆。非許言之。猝不得其於六書居何等者。如革曰象古文革之形,弟曰從古文之象,民曰從古文之象,酉曰象古文酉之形是也。易𦥑爲口,葢省煩爲𥳑耳。而或云從卅。从囗,音韋。囗爲國邑。卅年而法更。此葢楊承慶《字統》之肊說。古覈切。一部。
凡革之屬皆從革。
古文革。從𠦃。
段注上廿下十。是三十也。
𠦃年爲一世而道更也。
段注據此則𠦶之本訓更。後以爲皮去毛之字。
𦥑聲。
段注𦥑居玉切。在三部。革在一部。合音冣近。
白话解释
革,将兽皮上的兽毛脱去,对兽皮加工美化处理。篆文字形像古文的“革”的形状。所有与革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革”作边旁。, 这是古文写法的“革”字,采用“三、十”会义。三十年为一世,而世道也将为之一变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、,像撐開獸革待乾的樣子(《文字析義》,P.43)。金文、戰國文字之形,承於甲文二例,僅繁簡不同而已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、,前者改像獸頭之廿為「艹」,後者將「艹」連筆作「」,頗失其形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古文,也像獸革待乾的樣子,只是獸身部分多了一些紋理而已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革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65頁,第1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233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8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13頁,第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07頁,第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378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649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511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556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67頁,第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13頁,第1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833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3287頁【補遺】第16487頁【補編】第14880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832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231頁【崇文】第92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323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187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256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290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