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0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2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0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英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衣廉切;《正韻》:衣炎切,𡘋音醃 —— 水名。《說文》:水,出越巂徼外,東入若水。
义又,漬也。《禮・儒行》:淹之以好樂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淹留,久也。《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吾子淹久於敝邑。通作奄。《前漢・郊祀歌》:神淹留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淹,敗也 —— 水敝爲淹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衣檢切,音掩 —— 水涯也。一曰繅絲出緒也。《禮・祭義》:夫人繅三盆手。【註】三盆手者,三淹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於劒切,音俺。又,《集韻》:於贍切,音𢜰 —— 義𡘋同。又,沒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憶笈切,音裛 —— 亦漬也。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71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5頁,第19字
《禮・儒行》淹之以好樂。
謹照原文好樂改樂好。
又通作奄。《前漢・郊祀歌》神淹留。
謹照原文淹留改奄留。
注解
〔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淹〕字拼音是y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奄。
〔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ān] ⑴ 浸没( mò )⑵ 皮肤被汗液浸渍⑶ 广⑷ 滞,久留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𣼜的意思
基本释义
𣼜
◎同“淹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英廉切頁碼第360頁,第11字續丁孫
𣼜
異體淹
水。出越巂徼外,東入若水。从水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殷潛反頁碼第876頁,第4行,第2字述
水,出越嶲徼外,東入若水。從水奄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英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080頁,第1字許惟賢第910頁,第1字
淹水。出越雟徼外。東入若水。
段注越雟郡屬益州,二志同。雟音先蘂反。今四川語言讀如西上聲。《佩觿》謂字作嶲與雟不同者,謬說也。同字異音耳。不言何縣徼外者,未審也。《水經》曰:淹水,出越雟遂久縣徼外。東南至靑蛉縣。又東過姑復縣南。東入於若水。然則淹水亦合金沙江以入江者也。越雟郡今四川寧遠府是其地。
从水。奄聲。
段注英廉切。八部。《廣韵》淹下曰:漬也。滯也。久畱也。敗也。
白话解释
淹,河川。源出越隽徼外,向东流入若水河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奄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形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奄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,楷定作淹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淹」。
淹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11頁,第9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03頁,第9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85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64頁,第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29頁,第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553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39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270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287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3頁,第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49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70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612頁【補遺】第17605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512頁,第5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21頁【崇文】第368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94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7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03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