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画

5

wfng

ojvx

odxn

16画

10

3412535432112111

上中下结构

扩展BU+26993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臼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01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003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972頁,第14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書容切,音摏。說文》:擣粟也。黃帝臣雍父作舂。詩・大雅》:誕我祀如何,或舂或揄。莊子・逍遙遊》:適百里填宿舂糧。百里奚妻〈扊扅歌〉:舂黃藜,搤伏雞。

又,官名。周禮・地官》:舂人掌共米物。

又,樂器。周禮・春官・笙師》〔註〕:舂牘以竹,大五六寸,長七尺,短者一二尺。其端有兩空髤畫,以兩手築地。釋名》:舂,撞也。牘,筑也。以舂築地爲節也。

又,縣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南陽郡舂陵縣。後漢・光武紀》:舂陵節侯買。【註】舂陵,鄕名,本屬零陵,在今永州唐興縣北。

又,山名。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日至虞淵,是謂高舂。至于連石,是謂下舂。

又,鳥名。爾雅・釋鳥》:鷺,舂鉏。【疏】齊魯之閒,謂之舂鉏。又,《博雅》:獨舂,䳚瞗也〔應作䳚鴠。瞗為鴠之形誤。參頁1410「鳱」字註、頁1414「鴠」字註、頁1426「𪄻」字註〕

又,舂容。禮・樂記》:善待問者如撞鐘,待其舂容,然後盡其聲。韓愈〈送權秀才序〉:寂寥乎短章,舂容乎大篇。

又,與衝通。史記・魯世家》:獲長狄,富父終生舂其喉以戈殺之。後漢・西羌傳》:水舂河漕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音窻 —— 八蠻之類。一曰旁舂。見《墨子》。

又,《集韻》:諸容切;《韻會》:職容切,𡘋音鍾 —— 荆山別名。張正見〈白頭吟〉:彈珠金市側,抵玉舂山東。

注解

〔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臼部

〔舂〕字拼音是ch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𡗗、臼

〔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ōng] ⑴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𦦓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𦦓

同“舂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書容切頁碼234頁,第10

𦦓

異體𦥽𦥴、舂

𦦓擣粟也。从𠬞持杵臨臼上。午,杵省也。古者雝父初作舂。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按:『午』,古『杵』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輸容反頁碼601頁,第2行,第1

𦦓擣米也。從廾,持杵以臨臼,杵省。古者,雍父初作舂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雍父,黃帝臣也。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書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334頁,第2許惟賢583頁,第2

𦦓擣粟也。

段注言粟以晐他穀。亦言粟以晐米。小徐本粟作米。《周禮》有《舂人》。《廣雅》曰:臿䑘昁䑗糳捶𦦺𣀔㯔䂿舂也。

𠬞持杵㠯臨臼。

段注會意。書容切。九部。

杵省。

段注此與《日部》匕合也,《會部》曾益也,《㫃部》允進也同。皆六書之叚借也。

古者雝父初作舂。

段注《太平御覽》、《世本》。雍父作舂杵臼。宋衷曰:雍父,黃帝臣也。《周本紀》。楚圍雍氏。《正義》云:括地志。故雍城在洛州陽翟縣東北二十五里。故老云:黃帝時雍作杵臼所封也。

白话解释

舂,捣粟。字形采用“廾、午”会义,像一个人在石臼上方手持杵棒。午,是“杵”的省略。据说古昔时代的雝父最早发明了舂 捣技术。

舂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61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589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453頁
4說文校箋第296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284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025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75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69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50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82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292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240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331頁【補遺】第17097頁
14通訓定聲第16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623頁【崇文】第2489頁
16說文句讀第957頁
17說文新證第582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705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697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