𨮴

𨮴

dèng

20画

12

qwgq

cnou

pxug

22画

14

3411243154334125143135

左右结构

扩展BU+28BB4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65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323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311頁,第2

唐韻》:都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都騰切,𡘋音登。說文》:錠也。徐鉉曰:錠中置燭,故謂之鐙。今俗別作燈,非是。楚辭・招魂》:華鐙錯些。劉公幹〈贈五官中郎將〉詩:明鐙熺炎光。

又,山名。山海經》:鼓鐙之山。

又,與登同。儀禮・公食大夫禮》:實于鐙。【註】瓦豆謂之鐙。【疏】《》于豆于登。【毛傳】木曰豆,瓦曰登。後漢・禮儀志》:瓦鐙一,彤矢四。又,《廣韻》:都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丁鄧切,𡘋音嶝。廣韻》:鞍鐙。集韻》:馬鞁具。正字通》:馬鞍兩旁,足所踏也。韓致堯〔韓致光〕詩:和裙穿玉鐙。

又,《韻會》:豆下跗。禮・祭統》:執鐙。【註】鐙,豆下跗也。【釋文】鐙,音登。又,丁鄧反。

注解

〔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鐙〕字拼音是d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登

〔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èng] ⑴ 古代陶製的食器。本作“登”。瓦豆。《爾雅•釋器》:“瓦豆謂之登。”《集韻•隥韻》:“鐙,豆也。”⑵ 馬鞍兩旁的腳踏。《廣韻•嶝韻》:“鐙,鞍鐙。”《正字通•金部》:“鐙,今馬鐙,馬鞍兩旁足所踏也。” [dēng] ⑴ 膏鐙,也叫“錠”。古代照明的器具。《急就篇》:“鍛鑄鉛錫鐙錠鐎。”⑵ 油燈。也作“燈”。《正字通•金部》:“鐙,亦作燈,俗作灯。”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𨮴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𨮴

同“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