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02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76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0頁,第21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武方切;《正韻》:無方切,𡘋音亡。《說文》:不識也。《增韻》:忽也。又,遺也。《書・微子之命》:予嘉乃德,曰篤不忘。謂不遺也。又,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壽考不忘。【註】長有令名,不忽然而遽盡也。
义又,善忘,病也。《莊子・達生篇》:氣下而不上,則使人善忘。
义又,坐忘,無思慮也。《莊子・大宗師》:回坐忘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巫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無放切,𡘋音妄。《韻會》:棄忘也。《增韻》:遺忘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司刺》:三宥,一曰遺忘。
义又,志不在也。《左傳・隱七年》:鄭伯盟,歃如忘。【註】志不在于歃血也。又,韓愈〈別竇司直〉詩:中盤進橙栗,投擲傾脯醬;歡窮悲心生,婉戀不能忘。
义《說文》:从心、从亡。會意。
注解
〔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忘〕字拼音是wà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亡、心。
〔忘〕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亡,亡亦声。本义是忘记,不记得。
〔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àng] ⑴ 不记得,遗漏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㤀的意思
基本释义
㤀
◎同“忘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武方切頁碼第354頁,第12字續丁孫
㤀
異體忘
不識也。从心从兦,兦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勿強反頁碼第860頁,第2行,第1字述
不識也。從心亾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武方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037頁,第7字許惟賢第890頁,第16字
不識也。
段注識者,意也。今所謂知識。所謂記憶也。
从心。亡聲。
段注依《韵會》本。武方切。十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不識也。識,志也。不記得也。
白话解释
忘,不记得。字形采用“心、亡”会义,“亡”也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從金文到楷書,忘字都是從心、亡聲;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,以亡表示音讀。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忘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698頁,第1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884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7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54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21頁,第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524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593頁,第4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166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242頁,第4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7頁,第2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40頁,第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37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436頁【補遺】第1758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645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03頁【崇文】第360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66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435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20頁,第3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991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