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3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2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7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鉏里切;《集韻》:上史切,𡘋音士 —— 仕宦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四十曰强,而仕。〈禮運〉:仕于公曰臣,仕于家曰僕。
义又,官名。登仕郎。見《隋書・百官志》。將仕郎。見韓愈〈與于襄陽書〉。
义又,察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弗問弗仕,勿罔君子。【箋】不問而察之,則下民未罔其上矣。
义又,通事。《詩・大雅》:武王豈不仕。【註】仕,事也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牀舉切,音齟。《易林》:伊伯致仕,去桀耕野,執順以傳,反和無咎。野音暑,咎音榘。
注解
〔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仕〕字拼音是s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士。
〔仕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人,从士。本义是做官。
〔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做官⑵ 审察:“弗问弗~”。⑶ 古同“事”,事业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仕的意思
仕
shìㄕˋ基本解释
①做官。出~。~宦。学而优则~。~途。~女(a。宫女,贵族妇女;b。以社会上层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。均亦作“士女”)。
②审察:“弗问弗~”。
③古同“事”,事业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从人,从士。本义:做官。
2.同本义。
be an official; fill an office;
学而优则仕。 —— 《论语·子张》常经典籍为业,未遑仕进之事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申子请仕其从兄官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不仕无义。 —— 《论语·微子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。 ——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。 ——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乙先得举,登仕路,闻甲落魄,笑不顾,交以绝。 —— 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仕官(就任官职);仕途经济(通过“学而优则仕”的道路去做官);仕止(出仕或隐退);仕路(升官之路)
3.通“事”。从事;做事。
engage;
滔滔江、 汉,南国之纪;尽瘁以仕,宁莫我有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4.学习政事,见习试用。
study;
仕,学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古义宦训仕,仕训学。”。 朱曰:“犹今言试用也。”
5.审察。检查。
examine;
弗躬弗亲,庶民弗信;弗问弗仕,勿罔君子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名词
1.职位。
post;
或著显绩而婴时戮,或有大才而无贵仕,皆扬清风于上烈,垂令闻而不已。 —— 晋· 潘岳《西征赋》
2.通“士”。古代四民之一。指以道艺、武勇谋求仕进的人。
intellect;
丰水有芑,武王岂不仕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此非能仕之所耻也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说难》有仕于此,而子悦之。 ——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仕子(泛指文人、学子);仕林(士大夫阶层)
3.官宦,官员。
official;
仕女往住夜游。 —— 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
仕版(官员的花名册);仕户(官宦人家);仕子(有官职的人);仕籍(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。亦借指仕途,官场);仕门(仕宦之家);仕流(一般的官属);仕家(官宦之家);仕禄(官职,职务)
4.通“事”。事情。
affair; business;
增无易之仕。 —— 王充《论衡》
5.中国象棋中的两个相同的子,位于“帅”的两旁。亦作“士” 。
bodyguard;
撑仕;杀仕。
6.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鉏里切頁碼第257頁,第12字續丁孫
仕
學也。从人从士。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士聲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鉏里反頁碼第660頁,第7行,第1字述
學也。從人士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鉏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61頁,第1字許惟賢第641頁,第5字
學也。
段注訓仕爲入官。此今義也。古義宧訓仕。仕訓學。故《毛詩傳》五言士,事也。而《文王有聲》傳亦言仕,事也。是仕與士皆事其事之謂。學者,覺悟也。事其事則日就於覺悟也。若《論語・子張》篇。子夏曰:仕而優則學。學而優則仕。《公冶長篇》。子使漆雕開仕。注云:仕,仕於朝也。以仕學分出處。起於此時矣。許說其故訓。
从人。士聲。
段注鉏里切。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學習行走之義。訓事者,同音假借。
學也,古與官同訓。子夏曰:「仕而優則學」,學、仕分為二事矣。蓋仕者,即今言學習行走之義,訓事者,同聲假借。
仕,學也,猶今學習行走也。訓事者,同音假借也。
字形解说
金文作,從人,從士聲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表示外出學習政事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之形皆承之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仕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06頁,第11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46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494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25頁,第7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10頁,第7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119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907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3961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652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0頁,第7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0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32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7932頁【補遺】第1718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672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81頁【崇文】第272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49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329頁,第7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273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759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