佞

nìng ㄋㄧㄥˋ

7画

5

wfvg

ommv

nbzm

21244

7画

5

3211531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4F5E

基本字义 ● 佞 nìng ㄋㄧㄥˋ  1. 有才智,旧时谦称:不~。  2. 善辩,巧言谄媚:~人(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)。~幸(以谄媚而得宠幸)。~史(为讨好当权者而歪曲篡改事实的历史)。~臣。奸不佞。指有才智,旧时谦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0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99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24頁,第4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乃定切,音甯 —— 才也。故自稱不才曰不佞。〈晉語〉:夷吾不佞

又,巧諂捷給也。論語》:焉用佞。博物志》:堯時有指佞草,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奴經切,音寧。夏侯湛〈抵疑〉:猗靡容悅,出入崎傾;逐巧點姸,嘔喁辯佞。

說文》:巧讇,高材也。从女、信省。徐鉉曰:女子之信,近於佞也。

注解

〔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佞〕字拼音是n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仁、女、;、亻、𡚬

〔佞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女,信省。本义是用花言巧语谄媚。

〔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ìng] ⑴ 有才智,旧时谦称⑵ 善辩,巧言谄媚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佞的意思

nìngㄋㄧㄥˋ

基本解释

有才智,旧时谦称。不~。

善辩,巧言谄媚。~人(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)。~幸(以谄媚而得宠幸)。~史(为讨好当权者而歪曲篡改事实的历史)。~臣。奸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(会意。从女,信省。本义:用花言巧语谄媚) 同本义。

be given to flattery;

佞,巧谄高材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佞,巧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佞,谄也。 —— 《韩诗外传》佞之见佞,果丧其田。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》为人佞巧。 —— 《史记·周本纪》以邪导人谓之佞。 —— 《盐铁论·刺议》焉用佞。 —— 《论语·公冶长》非佞折狱,惟良折狱。 —— 《书·吕刑》非佞誉诬谀之徒。 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

佞王(奸佞);佞巧(谄佞巧诈);佞感(谄佞,媚惑);佞道(谄佞邪恶之术);佞兑(谄谀取悦);佞禄(以谄谀取媚而获得利禄);佞色(谄媚的表情);佞恶(谄媚邪恶);佞口(谗佞人之口;利口;巧嘴);佞舌(巧嘴;巧舌);佞言(逢迎讨好的话);佞给(巧言善辩);佞慧(善于阿谀奉承而又狡黠)

名词

巧言谄媚的人。

one who flatters;

全望陛下亲贤远佞,以调天和,以安黎庶。 —— 《英烈传》

奸佞。

形容词

1.有才智。

wise;

寡人不佞。 —— 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
不佞(没有才智,多用为谦词)

2.伪善的。

hypocritical;

佞哀诈立,实非本怀。 —— 《北史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乃定切頁碼416頁,第21

佞巧讇高材也。从女,信省。

鉉注臣鉉等曰:女子之信近於佞也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小徐作仁聲,大徐作从信省。按:今音佞,乃定切,故徐鉉、張次立疑仁非聲。攷《晉語》:『佞之見佞,果喪其田;詐之見詐,果喪其賂。』古音佞與田韻,則仁聲是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年徑反頁碼996頁,第4行,第2

佞巧讇高材也。從女仁聲。

鍇注臣次立曰:「仁,非聲。按《說文》曰:『從信省。』徐鉉曰:『女子之信,近於佞也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乃定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488頁,第4許惟賢1083頁,第1

佞巧讇高材也。

段注巧者,技也。讇者,諛也。

从女。仁聲。

段注小徐作仁聲。大徐作从信省。按今音佞乃定切。故徐鉉,張次立疑仁非聲。攷《晉語》。佞之見佞。果喪其田。詐之見詐。果喪其賂。古音佞與田韵。則仁聲是也。十二部。音轉入十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古人稱佞為高材,故有不佞之稱。

古人以佞為高材,故有不佞之稱。

古人稱佞為高材,故有不佞之稱。

佞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23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1058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789頁
4說文校箋第551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494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825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07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15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641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28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529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435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205頁【補遺】第17849頁
14通訓定聲第3299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1088頁【崇文】第4349頁
16說文句讀第1799頁
17章授筆記第522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87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55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