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4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4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9頁,第1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側賣切,齋去聲。《說文》:負也。今俗負財曰債。《前漢・鼂錯傳》:賣田宅,鬻子孫,以償債。〈谷永傳〉:爲人起債分利受謝。
义又,通作責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小宰》:八成經邦治,四曰聽稱責。《戰國策》:馮諼爲孟嘗君收責於薛。《史記》作收債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歲竟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讀如債。
注解
〔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債〕字拼音是zh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責。
〔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i] ⑴ 欠負的錢財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债的意思
债債
zhàiㄓㄞˋ基本解释
◎欠负的钱财。借~。欠~。还~。公~。外~。内~。~户。~主。~权。~券。~台高筑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人,责声。本作“责”,“债”为后起字。本义:欠别人的钱财。
2.同本义。
debt;
债,债负也。 —— 《说文新附》于是有买田宅,鬻子孙,以偿债者矣。 —— 《汉书·论贵粟疏》
债壳子(负了一身债的穷官);债赖(债权人否认借债给他人);债累(负债;债务);债桩(比喻被债务包围的人);内债(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);外债(国家向外国借的债);公债(国家向公民或向外国借的债);举债(借债);背债(欠债)
3.喻指应兑现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损失 。
debt;
血债(残杀人民的罪行);几年没写书,对读者欠了一笔债。
动词
1.借贷。
borrow;
债车受载。 —— 《穆天子传》
2.讨债。
ask for payment of debt;
往有商人,贷他半钱,久不得偿,即更往债。 —— 《百喻经》
3.租赁。
hire; rent;
债车受载。 —— 《穆天子传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側賣切頁碼第266頁,第7字續丁孫
債
債負也。从人、𧵩,𧵩亦聲。
白话解释
债,负债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責”作声旁,“責”也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責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欠有債務。從「責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責,本義為要求錢財,引申為負有必須償還的財貨責任。會二字得積欠他人錢財之義。楷書承之,篆文所從「責」,上體從朿聲,楷書變作「」,已失其原形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債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24頁,第1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72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10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42頁,第1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22頁,第2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167頁,第4字 |
7 | 說文探原 | 第4114頁,第2字 |
8 | 說文集注 | 第1726頁,第4字 |
9 | 說文標整 | 第208頁,第9字 |
10 | 標注說文 | 第335頁,第2字 |
11 | 說文注箋 | 第2760頁,第3字 |
12 | 說文詁林 | 第8233頁【補編】第14910頁 |
13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435頁,第7字 |
14 | 古字釋要 | 第786頁,第1字 |
15 | 新附通誼 | 第34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