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3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71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08頁,第15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居爲切,音潙 —— 水名,在河中河東縣。《書・堯典》:釐降二女于嬀汭。
义又,姓。《氏族博考》:𨻰,嬀姓也。《左傳・隱八年》:鄭公子忽如𨻰,逆婦嬀。又,漢尚書郎嬀皓,三國吳嬀覽。
义又,州名。唐貞觀閒,改北燕州爲嬀州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居僞切,音垝。揚子《方言》:嬀娗,也。【註】爛,健狡也。
注解
〔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嬀〕字拼音是g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爲。
〔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ī] ⑴ 见“妫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嬀的意思
嬀妫
guīㄍㄨㄟ基本解释
◎见“妫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居爲切頁碼第411頁,第8字續丁孫
嬀
異體媯
虞舜居嬀汭,因以爲氏。从女爲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俱爲反頁碼第984頁,第5行,第1字述
虞舜居嬀汭,因以爲姓。從女爲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居爲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44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65頁,第6字
虞舜凥嬀汭。因㠯爲氏。
段注氏各舊本及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同。毛斧季剜改爲姓。非也。舜旣姚姓,則嬀爲舜後之氏可知。按依《史記》當云因以爲氏姓。尋姓氏之禮。姓統於上。氏別於下。鄭駁《五經異義》曰:天子賜姓命氏。諸侯命族。族者氏之別名。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不別也。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。故《世本》之篇言姓則在上。言氏則在下也。此由姓而氏之說也。旣別爲氏,則謂之氏姓。故《風俗通》、《潛夫論》皆以氏姓名篇。諸書多言氏姓。氏姓之見於經者,《春秋》隱九年天王使南季來聘。《穀梁傳》曰:南,氏姓也。季字也。南爲逗。氏姓也三字爲句。此氏姓之明文也。《史記・陳杞世家》。舜爲庶人時。堯妻之二女。居於嬀汭。其後因爲氏姓。姓嬀氏。《五帝本紀》曰: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。帝禹爲夏后而別氏姓。姓姒氏(今《史記》奪一姓字)。此氏姓之例與陳世家同契爲商,姓子氏。棄爲周,姓姬氏。此皆氏姓之明文也。《左傳》曰:陳胡公不淫。故周賜之姓。使祀虞帝。賜之姓者,賜姓曰嬀也。叚令嬀不爲姓。何以不賜姓姚而賜姓嬀乎。凡言賜姓者,先儒以爲有德者則復賜之祖姓使紹其後。故后稷賜姓曰姬。四岳堯賜姓曰姜。董父舜賜姓曰董。秦大費賜姓曰嬴。皆子以祖姓也。其有賜姓而本非其祖姓者。如鄭氏駁《異義》云:炎帝姓姜,大暤之所賜也。黃帝姓姬,炎帝之所賜也。是炎帝,黃帝之先固自有姓。而炎帝,黃帝之姜姬實爲氏姓之刱始。夏之姓姒,商之姓子亦同。然則單云姓者,未嘗不爲氏姓。單云氏者,其後以爲姓。古則然矣。至於周則以三代以上之姓及氏姓爲昏姻不通之姓。而近本諸氏於官,氏於事,氏於王父字者,爲氏不爲姓。古今之不同也。舉舜凥嬀汭因爲氏姓以發其凡。凡訓詁家曰姓某氏者,皆於此起例。
从女。
段注姚之从女,以握登也。嬀之从女,以釐降二女也。
爲聲。
段注居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媯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12頁,第4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40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78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41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86頁,第6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92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022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05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99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3頁,第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9頁,第8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93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024頁【補遺】第17830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89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71頁【崇文】第428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65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512頁,第3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750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34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