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小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02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97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36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亮切;《正韻》:時樣切,𡘋音上。《說文》:曾也,庶幾也。从八,向聲。《爾雅註》:郉昺曰:尙,謂心所希望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不尙息焉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爾尙一乃心力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加也、飾也。《論語》:好仁 無以尚之㊟〔句中所缺之字當為「者」字。《論語・里仁》:「好仁者,無以尚之。」〕。
义無以尙之。《詩・齊風》:充耳以素乎而,尙之以瓊華乎而。
义又,崇也、貴也。《禮・檀弓》:夏后氏尙黑,殷人尙白,周人尙赤。
义又,主也。司進御之物者皆曰尙。《漢官儀》:尙食,尙醫,尙方等是也。又,尙書,主大計。
义又,《增韻》:尊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維師尙父。【註】太公望,太師而尊爲尙父者也。
义又,猶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雖無老成人,尙有典𠛬。
义又,娶公主謂之尙。言帝王之女尊,而尙之,不敢言娶。《前漢・王吉傳》:娶天子女曰尙公主,娶諸侯女曰承翁主,尙承皆𤰞下之名。一曰配也。〈司馬相如傳〉:卓王孫自以使女得尙司馬長卿晚。【註】尙,配也。義與尙公主同。
义又,《易・泰卦》:得尙乎中行。【註】謂合乎中行之道也。
义又,奉也。司馬相如〈長門賦〉:願賜問而自進兮,得尙君之玉音。
义又,矜伐也。《禮・表記》:君子不自尙其功。
义又,姓。戰國尙靳,唐尙衡。
义又,與上通。《詩・魏風》:上愼旃哉,猶來無止。【註】上猶尙也,言愼之可以來歸,無止於彼也。〈尚書序〉:尚者,上也。言此上代以來書,故曰《尚書》。
音又,叶辰羊切,音常。《詩・大雅》「肆皇天弗尚」,叶亡方。
注解
〔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小部。
〔尙〕字拼音是shà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𡭔、冋。
〔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àng] ⑴ “尚”的旧字形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尚的意思
尚
shàngㄕㄤˋ基本解释
①还( hái ),仍然。~小。~未。~不可知。
②尊崇,注重。~武。~贤(①崇尚贤人;②《墨子》篇名,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)。
③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、习惯等。风~。时~。
④矜夸,自负。自~其功。
⑤古,久远:“故乐之所由来者~矣,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”。
⑥庶几,差不多。~飨(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)。
⑦姓。
详细解释
副词
1.会意。从八,向声。本义:尚且。
2.同本义。
still; yet; even;
尚,曾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尚无为。 —— 《诗·王风·免爰》尚求其雌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亦尚一人之庆。 —— 《书·秦誓》元济尚寝,笑曰:“俘囚为盗耳,晓当尽戮之。” ——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臣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? ——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尚有不少;尚来得及;尚未娶亲;尚待研究;尚兀自(还;尚且);尚尔(尚且这样);尚自(尚且);尚然(尚且);尚犹(犹,还)
3.还;仍然。
still; yet;
赵王使使(派使者)视 廉颇尚可用否。 ——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如仆尚何言哉? ——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4.希望 wish 表示命令或希望。
鸣呼哀哉!伏惟尚飨。 —— 柳宗元《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》
5.差不多。
nearly;
灵王卜曰:“余尚得天下。” —— 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
6.往上;向上。通“上” 。
upper; up;
尚论(往上追论古人的行事。尚,通上);尚同(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。即在政体中,下位者,必须对上服从,必须向上认同)
动词
1.尚假借为“上”,尊崇。
worship; revere;
尚,上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。 —— 《书·孔安国序》尚有晋国。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》学者多称五帝,尚矣! —— 《史记·五帝纪》尚论古之人。 —— 《孟子·万章下》尚三王只。 —— 《楚辞·大招》尚左。 —— 《仪礼·觐礼》宣德间,宫中尚促织之戏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且五方土音,乡俗好尚,习见习闻。 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崇尚(尊重;推崇);尚茅茨(崇尚茅屋);尚齿(尊崇年老的人);尚年(尊崇年长者);尚左(以左为尊);尚右(以右为尊);尚白(崇尚白色)
2.重视。
pay attention to;
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,讲习兵法。 —— 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尚文(重视文治);尚气(重气节,重义气;负气)
3.仰慕。
hold sb. in high esteem;
尚前良之遗风兮,恫后辰而无及。 —— 汉· 张衡《思玄曲》
4.佑,佑助。
assist;
象曰:包荒得尚于中行,以光大也。 —— 《易·泰》
5.给帝王管理事物。
administer(things for emperor);
今日堂有炼珍,朝分尚食。 —— 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尚食(掌帝王膳食);尚宝(明代官名。掌理宝玺、金银、符牌等事);尚衣(古官名。掌管帝王衣服);尚席(官名。掌理宫中筵席);尚宫(宫中女官名。为宫官的首长,掌管导引皇后及闺阁廪赐)
6.夸耀。
show off;
君子不自大其事,不自尚其功。 —— 《礼记·表记》
7.超过;高出。
surpass;
得闻先生之余论,则大庭氏何以尚兹? —— 张衡《东京赋》
8.奉;承。
present;
愿赐问而自进兮,得尚君之玉音。 —— 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长门赋》
9.仰攀婚姻。
match;
卓王孙喟然而叹,自以得使女尚 司马长卿晚。 —— 《史记》
10.加上,往…上补充东西。
increase;
尚之以琼华乎而。 —— 《诗·齐风·著》
尚絅(穿锦衣时加上罩袍,以使华美不显耀于外)
11.荐举;选拔。
value highly;
尚者,《五制》:“上贤以崇德”,“上贤谓举贤也”。上与尚通。 —— 《广雅》王念孙疏证
12.喜欢;爱好 。
like;
尚诙谑(喜欢戏谑)
13.娶帝王之女为妻。
marry a princess;
诸男皆尚秦公主。 —— 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尚主(娶公主为妻)
名词
1.志向;愿望。
aspirations;
平生有微尚,欢笑自此毕。 —— 李白《登峨眉山》
2.姓。
形容词
1.久远;古远。
remote; ages ago;
乐所由来者尚矣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
尚远(久远)
2.自负;骄傲。
be conceited;
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3.上,高尚。
noble;
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。 ——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越南字释义
尚
◎同“𡮶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時亮切頁碼第36頁,第1字續丁孫
尙
異體尚
曾也。庶幾也。从八向聲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尚者,尊上之義,向慕之稱。尚之言上也,加也。曾猶重也,亦加也。故訓為曾,庶幾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時怏反頁碼第114頁,第7行,第1字述
曾也,庶幾也。從八向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尚克知之。」庶幾知之也,曾、尚,气皆分散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時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93頁,第2字許惟賢第86頁,第1字
曾也。
段注尙之䛐亦舒。故釋尙爲曾。曾,重也。尙,上也。皆積絫加高之意。義亦相通也。
庶幾也。
段注《釋言》曰:庶幾,尙也。
从八。
段注亦象氣之分散。
向聲。
段注時亮切。十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儻,《說文》所無,《漢書》:「黨」,庶幾也;乃尚之假。
庶幾。「余尚得天下」,今作倘字,高尚乃上之假借。訓主者,漢有尚方,尚書、尚值等,皆掌之假字。「尚公主」之尚,又訓當。《司馬相如傳》:「使女得尚司馬長卿」「尚公主」,尚皆訓配,即當也。
訓庶幾也。《說文》無儻字,《漢書》作黨,黨即尚字之借(庶幾之訓),曾也、尚且也。高尚=上,《周禮》借為事,訓主。漢之尚方,尚食(值),尚書皆借為掌。「尚公主」及《司馬相如傳》之「使女轉尚司馬長卿」,諸尚字皆訓配,即當也,皆借為掌(惧不得相當也)。
《說文》無儻字,《漢書》作黨。尚,一訓庶幾,黨乃尚之假字也。○《左傳》:「予尚得天下」,即作庶幾解,漢時又為掌字之假,如尚方,尚食,尚書。「尚公主」之尚,當也,配也,如「使女得尚司馬長卿」,「惧不得當也」。
白话解释
尚,曾经,大约……了吧。字形采用“八”作边旁,采用“向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尚,從八、向亦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字由朝向轉而有仰慕、崇尚意。有以為是從八、從冂,示分開覆蓋之物,從口是裝飾部件。《說文》:「尚,曾也。庶幾也。从八、向聲。」周原甲骨有尚字,金文字從冋,亦有從向。戰國文字多增一修飾性短橫,入秦後固定呈現一中豎筆。
尚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64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2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9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6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9頁,第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39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3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62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15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6頁,第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頁,第8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5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962頁【補遺】第16275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550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0頁【崇文】第43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7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1頁,第2字 |
18 | 章授筆記 | 第55頁,第6字 |
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636頁,第1字 |
20 | 古字釋要 | 第104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