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画

1

tmhk

hlb

mli

20227

4画

1

3252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5E01

钱币,寓意值钱。币值、货币。在人名中无实际意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備考・寅集 部首: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801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595頁,第67

標點整理本: 第280頁,第59

龍龕》:同印

注解

〔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寅集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币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㇒、巾

〔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敝声。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。本义是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。

〔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钱币,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币的意思

ㄅㄧˋ

基本解释

钱币,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。货~。外~。人民~。~值(货币的价值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巾,敝声。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。本义: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。

2.同本义。

silks;

幣,帛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四曰幣贡。 —— 《周礼·大宰》。司农注:“绣帛。”幣曰量幣。 —— 《礼记·曲礼》用圭璧更皮幣。 —— 《礼记·月令》事之以皮幣。 —— 《孟子》寡君是故使吉( 游吉)奉其皮幣。 ——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请具车马皮幣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

皮币(兽皮和缯布);币玉(帛和玉,祭祀用品);币号(祭祀用的物品名称);币献(进献的礼品)

3.泛指车马皮帛玉器等礼物。

present;

凡执幣者。 —— 《仪礼·十相见礼》。疏:“玉马皮圭璧帛,皆称幣。”宋公以幣请于 卫。 —— 《左传·隐公八年》惠王患之,乃令 张仪佯去 秦,厚幣委质事 楚。 —— 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币马(用作礼物的马匹)

4.泛指财物。

property; belongings;

以珠玉为上幣,以黄金为中幣,以刀布为下幣。 —— 《管子·国蓄》

5.货币,钱。

coin; money; currency;

有司以幣轻多奸。 —— 《汉书·武帝纪》

金币,银币;外币;纸币;硬币

动词

赠送 。

present;

币仪(敬献礼品);币器(赠给丧家奠仪与随葬品)

形容词

通“敝”。破旧;弃;败坏 old and shabby; worn-out; dilapidated 不腆先君之币器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上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毗祭切頁碼252頁,第14

幣帛也。从巾敝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避制反頁碼647頁,第3行,第1

幣帛也。從巾敝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禮》傳云:『幣,帛是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毗祭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29頁,第1許惟賢625頁,第9

幣帛也。

段注帛者,繒也。《聘禮》注曰:幣,人所造成以自覆蔽(作幣者誤)。謂束帛也。愛之斯欲飮食之。君子之情也。是以享用幣。所以副忠信。

从巾。敝聲。

段注毗祭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幣與敝最初古或只作㡀,後作敝,後又作幣。然㡀已从巾,再加巾不通。

帛也。此字最初蓋只作㡀,後作敝,後乃更造幣字。然㡀已从巾,幣从二巾不合六書。

帛也。古或只作㡀,後作敝,後又作幣。然㡀已从巾,再加巾不通。

白话解释

幣,帛布。字形采用“巾”作边旁,采用“敝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巾、敝聲。從「巾」,指與布帛有關;「敝」,段玉裁所注解的《說文》解釋作「帗(ㄈㄨˊ fú)」,是寬幅巾的意思,此表示音讀,也兼有寬幅的意思。隸書中的「敝」形稍有變化。楷書則完全由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幣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95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632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484頁
4說文校箋第319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304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1097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187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89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18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95頁,第18字
11標注說文第313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2573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785頁【補遺】第17159頁
14通訓定聲第2352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667頁【崇文】第2665頁
16說文句讀第1026頁
17章授筆記第324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160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747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