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画

5

rvkg

qshr

dyj

57062

8画

5

12153251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2DB

指招唤、招集、招惹。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“招”使得自己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财富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2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427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373頁,第8

唐韻》:止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遙切,𡘋音昭。說文》:手呼也。詩・邶風》:招招舟子。【傳】招招,號召之貌。【疏】號召必手招之。王逸云:以手曰招,以口曰召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來之也。書・說命》:旁招俊乂。

又,求也。前漢・季布傳》: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。【註】招求貴人威權,因以請託也。

又,𦊰也。孟子》:既入其苙,又從而招之。【註】招,羈其足也。

又,姓。漢大鴻臚招猛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饒切;《正韻》:時昭切,𡘋音韶。前漢・禮樂志》:體招搖,若永望。【註】招搖,申動貌。

又,與韶㲈通。史記・帝舜紀》:禹乃興九招之樂。【註】卽舜樂,簫韶九成,故曰九招。左傳・昭十二年》: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祁堯切,音翹 —— 舉也。〈周語〉:好盡言以招人過。前漢・陳項傳贊》:招八州而朝同「列」。

又,揭也。莊子・騈拇篇》: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。

又,叶之笑切,音照。蔡邕〈郭有道𥓓〉:赫赫三事,幾行其招;委辭召貢,保此淸妙。

又,叶之由切,音周。韓愈〈祭𥠇員外文〉:於後八年,君從杜侯;我時在洛,亦應其招。

注解

〔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招〕字拼音是zh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召

〔招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手。召声,呼唤。本义是打手势叫人来。

〔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āo] ⑴ 打手势叫人来⑵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⑶ 应接⑷ 引来⑸ 承认自己的罪行⑹ 同“着”。⑺ 摇动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招的意思

zhāoㄓㄠ

基本解释

打手势叫人来。~唤。~呼。~手上车。

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。~集。~收。~纳。~贤。~聘。~兵买马。

应接。~待宾客。

引来。~惹。~引。~揽。~致。

承认自己的罪行。~供。~认。不打自~。

同“着”。

摇动。~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会意。从手。召声,呼唤。本义:打手势叫人来。

2.同本义。

beckon;

招,手呼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招者,召也。以手曰招,以言曰召。 —— 《楚辞·招魂序》招樊哙出。 ——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。 —— 《荀子·劝学》

招迎(招呼使接待;招引迎接);招求(招引导求);招招(招呼的样子);招诱(招唤劝导);招护(招呼,关照);招应(招呼、理睬)

3.招收;招募。

recruit; enlist; enroll;

上招贤良。 —— 《汉书·晁错传》

招拔(召来并加以擢用);招用(招收使用);招军(招募士兵)

4.邀请。

invite;

招前日宾客。 —— 清· 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
招宴(邀请参加酒宴);招要(招邀。邀请);招饮(招人宴饮)

5.招致;招惹。

provoke;

满招损,谦受益。 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》引《书·大禹谟》招而不至。 —— 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招越蜀呔怪。 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招风惹雨(招惹是非);招风揽火(招惹是非);招尤(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);招召(招来祸福);招振(招致擢用)

6.招供,供认。

confess;

非法拷打,何罪不招! —— 宋· 胡太初《昼帘绪论》

招状(供状);招款(招状);招稿(招供的文稿);招承(招认;认罪或认错)

7.逗引。

seduce;

今夫赵女 郑姬,设形容,…目挑心招,出不远千里,不择老少者,奔富厚也。 —— 《史记》

招蜂引蝶(比喻逗引异性)

8.招抚;招安。

offer amnesty and enlistment to rebels;

仕途捷径无过贼,上将奇谋只是招。 —— 宋· 庄季裕《鸡肋篇》

招讨(招抚征讨);招慰(招抚);招怀(招抚)

9.招揽 。

solicit;

招选(延揽选拔);招悦(招揽而使人乐从);招贤纳士(招引接纳贤士)

10.摇动;挥舞。

wave;

船上把青旗只一招,芦苇里棹出一只小船。 —— 《水浒全传》

招飐(招展)

11.招赘;招婿。

have the groom move into one' s house after the marriage;

他今日倒赔缘房,招你为婿。 —— 元· 乔吉《金钱记》不争你要来我家,我孩儿要招个做杂剧的。 —— 宋·无名氏《错立身》

不招(不当上门女婿);招嫁(招赘与出嫁)

12.通“挢”( jiǎo )。举起。

raise;

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。 —— 《庄子·骈拇》操其觚招其末 —— 《淮南子·主术》。注:“招,举也。”招八州而朝同列。 —— 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赞》

名词

1.策略 。

move;

他回到下处,捉摸着下一招该怎样打法;绝招;妙招。

2.靶子。

target;

万人操弓,共射其一招,招无不中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

3.口供,供词 。

oral confession;

长状短招都取定,克日良时要斩人。

4.旧时挂在酒店、饭店或商店门口,写明店名或用以招徕顾客的旗幡 。

flag;

酒招。

5.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止搖切頁碼403頁,第9

招手呼也。从手、召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眞遙反頁碼967頁,第5行,第1

招手呼也。從手召聲也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:「皮冠以招虞人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止搖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401頁,第2許惟賢1043頁,第8

招𧦝也。

段注𧦝各本作呼。今正。呼者,外息也。𧦝者,召也。不以口而以手。是手𧦝也。《匏有苦葉》傳曰:招招,號召之皃。按許書召者,𧦝也。號者,嘑也。是用手用口通得云招也。

从手。召聲。

段注止搖切。二部。

白话解释

招,挥手示意并呼叫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召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手、召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召」為聲符,有兼義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召」字本義為「?也」,就是呼喚、召喚,此義與「招」義相同(其實「召」就是「招」的本字),因此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招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5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1016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764頁
4說文校箋第530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477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753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96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92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47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16頁,第29字
11標注說文第507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420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814頁【補遺】第17803頁
14通訓定聲第1287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1050頁【崇文】第4197頁
16說文句讀第1727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54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115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