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54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41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8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杜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田黎切,𡘋音題。《說文》:挈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《禮・曲禮》:凡奉者當心,提者當帶。【疏】屈臂當帶,而提挈其物。
义又,舉也。《周禮・夏官・田僕》:凡田,王提馬而走。《前漢・𠛬法志》:一同百里,提封萬井。【註】提封者,大舉其封疆也。
义又,鼓名。《周禮・夏官・大司馬》師帥執提。【註】馬上鼓,有曲木提持鼓立馬髦上者,故謂之提。
义又,攝提,星名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:大角兩傍各有三星。鼎足句之曰攝提,直斗杓所指,以建時節。【註】攝提之爲言提攜也。提斗攜角,以接於下也。
义又,挾提,箸名。《禮・曲禮》:羹之有菜者用梜。【註】今人或謂箸爲梜提。
义又,提提,安諦也。與媞同。《詩・魏風》:好人提提。【疏】行步安舒而審諦也。
义又,菩提,梵語。猶華言正道也。
义又,浮屠所居曰招提。梵言拓鬭提奢,華言四方生物也。後魏創立伽藍,爲拓提境。俗譌拓爲招。杜甫詩:已從招提遊,更宿招提境。
义又,偏提,酌酒壷也。《拾遺記》:唐元和閒謂之注子,後仇士良惡其名同鄭注,乃去柄安繫,名曰偏提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市之切;《正韻》:辰之切,𡘋音時 —— 朱提,縣名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朱提銀,重八兩爲一流。【註】朱提縣屬犍爲,出善銀。北方人名𠤎曰提。
音又,《唐韻》:是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常支切,𡘋音匙 —— 鳥羣聚貌。《詩・小雅》:弁彼鸒斯,歸飛提提。《集韻》或作𦑡。
音又,《唐韻》:都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典禮切,𡘋音底 —— 絕也。《禮・少儀》:牛羊之肺,離而不提心。【註】刲離之不絕中央少者,使易絕以祭耳。
音又,擲也。《戰國策》:侍醫夏無且,以其所奉藥囊提荆軻。《史記・絳侯世家》:太后以冒絮提文帝。【註】徐廣、服虔提音弟,蕭該音底。蕭音爲得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大計切,音第 —— 見上《史記》註。又,《漢書音義》同。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46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8頁,第41字
《史記・絳侯世家》太后以冒絮提文帝。〔註〕徐廣服虔提音弟。
謹照原文將註徐廣三字改爲索隱。
注解
〔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提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í、dī、d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是。
〔提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是声。本义是悬持;悬空拎着物品。
〔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í] ⑴ 垂手拿着有环、柄或绳套的东西⑵ 引领(向上或向前等)⑶ 说起,举出⑷ 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⑸ 率领,调遣⑹ 取出⑺ 汉字笔形之一,即挑。⑻ 舀取油、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⑼ 古代鼓名:“师帅执~”。⑽ 姓。㈡ [dī] ⑴ 〔~防〕小心防备。㈢ [dǐ] ⑴ 投掷:“荆轲废,乃引其匕首~秦王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提的意思
提
1tíㄊㄧˊ基本解释
①垂手拿着有环、柄或绳套的东西。~壶。~灯。~篮。~包。~盒。~纲挈领。
②引领(向上或向前等)~心吊胆。~升。~挈。~携。
③说起,举出。~起。~出。~醒。~倡。~议。~名。~案。~要。
④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。~审。~犯人。
⑤率领,调遣。~兵。
⑥取出。~取。~货。
⑦汉字笔形之一,即挑。
⑧舀取油、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。油~。酒~。
⑨古代鼓名:“师帅执~”。
⑩姓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是声。本义:悬持;悬空拎着物品。
2.同本义。
carry in one's hand with the arm down;
提,挈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抑》提刀而立。 —— 《庄子·养生主》一贼提刀。 —— 明· 魏禧《大铁锥传》椊下提殴之。 —— 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提竹筒丝笼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提壶,提桶;提开水;提掳(拎,拿);提举(提而举之)
3.引申为带领;统领。古代如提督、提举、提点、提刑、提学、提法诸官名,皆取此义。
lead;
今又提一旅孤军。 —— 宋· 岳飞《五岳祠盟记》
提军(率领军队);提动(调动);提兵(率领军队)
4.紧紧拿着;执持。
hold;
以是与天子提衡,争秩于诸侯。 —— 《管子·轻重己》
提握;提笔(握笔。指写文章);提刀(持刀)
5.说起,提及。
mention;
三桩儿誓愿明提遍。 ——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提秽(话语不干净;指责);提名抖姓(提名道姓);提念(说起)
6.指出;举出。
indicate;
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钩其玄。 —— 唐· 韩愈《进学解》
7.提拔;提升。
promote;
感其提拔之恩。 —— 房玄龄《晋书》。
提引(提拔);提奖(提拔奖励)
8.携带。
carry; take along;
提一匕首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燕策》奉承亲戚,提挈妻子而寄托之。 —— 《墨子·兼爱下》
9.掷。
throw; cast;
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,杀之。 —— 《汉书·吴王濞传》。 师古曰:“提,掷也。”拔剑四面提出。 —— 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宛市百姓共提击之。以冒絮提文帝。 —— 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
10.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。
ask; suggest;
提问题;提方案;提要求;提意见。
11.提醒 。
remind;
提撕点醒(提醒;提引);提撕(提引;提醒);提亮(提醒);提点(提醒指点);提省(提醒)
12.扶持 。
support;
提掇(提携。帮助,照顾);提援(营救;解脱);提掖(挟住两腋将人拎起)
13.传讯,指提取犯人 。
summon for trial or interrogation;
提事(捕快);提犯人;提问(传讯审问);提解(押送犯人或财物)
名词
1.一种垂直向上舀油、酒等的器具,有很长的把儿,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。
dipper;
油提;酒提。
2.提梁。篮、壶等的提手 。
handle;
提炉(有提梁的香炉)
3.姓。
量词
1.用于提着的物体,其重量没有确数。
一提金;一提银。
2.另见 dī。
提
2dīㄉㄧ基本解释
◎〔~防〕小心防备。
详细解释
1.——用于“提防”( dīfang )、“提溜”( dīliu )等。
2.另见 tí。
提
3dǐㄉㄧˇ基本解释
◎投掷:“荆轲废,乃引其匕首~秦王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杜兮切頁碼第402頁,第5字續丁孫
提
挈也。从手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敵圭反頁碼第965頁,第6行,第1字述
挈也。從手是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杜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39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38頁,第8字
挈也。
段注挈者,縣持也。攜則相竝。提則有高下。而互相訓者,渾言之也。
从手。是聲。
段注杜兮切。十六部。
白话解释
提,悬握、悬持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是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手、是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是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是」字本義為「直也」,與「提」義完全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提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93頁,第6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12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61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27頁,第1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75頁,第1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46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49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903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37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5頁,第2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5頁,第9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90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772頁【補遺】第17796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54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5頁【崇文】第417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19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40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11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