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画

9

rtoy

qhdf

dmuo

59080

12画

9

121312344334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63EA

指揪住。揪住,揪心。字面意思不佳,用于名字需谨慎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59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444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390頁,第22

同「揫」。

正字通》:《字彙》音酒,平聲 —— 手揪也。按,揪、揫同「字」,分音各訓,誤。

注解

〔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揪〕字拼音是ji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秋

〔揪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秋声。本义是收聚。

〔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ū] ⑴ 用手抓住或扭住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揪的意思

jiūㄐㄧㄡ

基本解释

用手抓住或扭住。~住。~心。~辫子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手,秋声。本义:收聚。

2.同本义。

collect;

佺揪聚军中币万余匹,悉袍、带并与之。 —— 《新唐书》

3.抓;扯住。

hold tight; seize;

郑屠右手拿刀,左手便来要揪 鲁达。 —— 《水浒传》

揪捽(抓住;扭住);揪扯(揪抓拉扯);揪撇(抛到一边);揪采(瞅睬。看顾;理睬;扭拉);揪痧(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些方法。通常用手指揪颈部、咽喉部、额部,使局部皮肤充血)

4.抽打。

whip; thrash;

拨县里捉得去办,办理拐逃,揪二百藤条,收仔长监。 —— 清· 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卽由切頁碼404頁,第1

𢱀

異體

𢱀束也。从手秌聲。《詩》曰:「百祿是揫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即由反頁碼969頁,第7行,第2

𢱀束也。從手秋聲。《詩》曰:「百禄是揫。」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束,聚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卽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406頁,第3許惟賢1046頁,第2

𢱀束也。

段注束者,縳也。《鄉飲酒》義曰:西方者秋。秋之爲言愁也。愁讀爲揫。按《韋部》𩏶,收束也。或从要作𩏶。或从秋手作揫。揫卽𢱀。然則此篆實爲重出也。

从手。秌聲。

段注卽由切。三部。

詩曰:百祿是𢱀

段注《商頌・長發》文。今詩作遒。傳曰:遒,聚也。

揫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7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1019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765頁
4說文校箋第531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478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175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969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94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553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17頁,第20字
11標注說文第509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4218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1837頁【補遺】第17806頁
14通訓定聲第107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52頁【崇文】第4205頁
16說文句讀第1733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63頁,第4字
18古字釋要第1117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