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舌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09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07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76頁,第5字
音《集韻》:乎刮切,音頢 —— 盡也。
注解
〔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舌部。
〔敌〕字拼音是d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攵。
〔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攴( pū ),啇( dí )声。本义是匹敌;对等。
〔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í] ⑴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⑵ 指敌人⑶ 抵挡⑷ 相当⑸ 仇视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敌的意思
敌敵
díㄉㄧˊ基本解释
①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。~人。~方。~寇。
②指敌人。~后。~情。~酋。~特。轻~。克~制胜。
③抵挡。寡不~众。
④相当。势均力~。匹~。~手(能力相等的对手)。
⑤仇视。~意。“诸侯~王所忾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攴( pū ),啇( dí )声。本义:匹敌;对等。
2.同本义。
match;
敌,仇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敌,匹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四国之兵敌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:“强弱等也。”且夫自敌以下。 —— 《国语·楚语》敌国宾至。 —— 《国语·周语》敌则能战之。 —— 《孙子·谋攻》
试看天下谁能敌;敌体(彼此地位相等,不分上下);敌礼(平等的礼节);匹敌(谓才艺相当);势均力敌。
3.抵抗;抵挡。
fight; resist; withstand;
(司马懿)乃 魏之名将,恐汝不能敌之。 —— 《三国演义》
敌不住;寡不敌众。
4.攻击。
attack;
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敌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名词
◎仇敌;敌人。
enemy;
秦人开关延敌。 —— 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政敌;天敌;敌不可假(不可宽容敌人);敌垒(敌人的营垒);敌特;敌探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徒歷切頁碼第98頁,第4字續丁孫
𢿪
異體敵
仇也。从攴啻聲。
附注吳大澂古籀補:「古敵字省攴。」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敵不从攴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田溺反頁碼第261頁,第7行,第2字述
仇也。從攴啻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啻式豉反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徒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495頁,第1字許惟賢第221頁,第10字
仇也。
段注仇,讎也。《左傳》曰:怨耦曰仇。仇者兼好惡之詞。相等爲敵。因之相角爲敵。古多假借適爲敵。《襍記》。計於適者。《史記》。適人開戸。適不及拒。《荀卿子》。天子四海之内無客禮。告無適也。《文子》曰:一也者。無敵之道也。按後人取《文子》注《論語》曰:敬者,主一無適之謂。適讀如字。夫主一則有適矣。乃云無適乎。敬者持事振敬。非謂主一也。《淮南書》曰:一者,萬物之本也。無適之道也。與《文子》同。正作敵。
从攴。啻聲。
段注徒歷切,十六部。
白话解释
敌,仇恨者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“啻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假借「啻」為敵字,啻字本義為話多而不止。篆文始分化出「從攴、啻聲」的敵字。從攴,指扑擊而言。隸書、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,啻字隸變為「啇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敵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93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265頁,第1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10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29頁,第15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24頁,第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441頁,第3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756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77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641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78頁,第1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28頁,第1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962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3661頁【補遺】第1654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69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262頁【崇文】第10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372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144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659頁,第2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336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