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38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45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93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在到切,曹去聲。《說文》:水轉轂也。一曰人之所乗及船也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穿漕渠通渭。【註】水轉曰漕。
义又,水運曰漕。《史記・蕭相國世家》:轉漕給軍。
义又,姓。《史記・游俠傳》:西河漕中叔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昨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財勞切,𡘋音曹 —— 衞邑名。《詩・邶風》:土國城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徂侯切,音鯫 —— 亦水運也。
注解
〔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漕〕字拼音是c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曹。
〔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曹声。本义是通过水道运送粮食。
〔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áo] ⑴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漕的意思
漕
cáoㄘㄠˊ基本解释
◎利用水道转运粮食。~运(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,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)。~粮。~河。~渠。~船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(形声。从水,曹声。本义:通过水道运送粮食) 同本义。
transport by water;
漕,水转谷也。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,车运谷曰转,水运谷曰漕。漕转山东粟。 —— 《史记·平准书》转漕给军。 ——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穿漕渠通渭。 —— 《汉书·武帝纪》岁漕关东谷。 —— 《汉书·食货志》关东漕粟。 —— 《史记·河渠记》
漕船(运输官粮的船只);漕粮(清初自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奉天等省征纳白米,转运京师,叫做“漕粮”)
名词
◎可供运输的河道 canal今日听了这些话,心里方才水落归漕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在到切頁碼第376頁,第7字續丁孫
𤅍
異體漕
水轉轂也。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。从水𣍘聲。
附注王筠句讀作「水轉穀也」,並注:「依《韻會》引改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慈到反頁碼第920頁,第1行,第3字述
水轉轂也。從水曹聲。一曰人所乘及船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在到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263頁,第1字許惟賢第984頁,第6字
水轉穀也。
段注穀各本譌轂。今依《韵會》、《平準書・索隱》、《蕪城賦》注訂。如淳《漢書》注曰:水轉曰漕。《百官志》曰:大倉令主受《郡國》傳漕穀。
从水。𣍘聲。
段注在到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。
段注乘下疑奪車字。葢車亦得稱漕。或云及葢誤字。按《史記・索隱》作一云車運曰轉,水運曰漕十字。當從之。
漕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45頁,第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54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17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95頁,第1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49頁,第1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648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800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594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406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7頁,第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77頁,第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85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184頁【補遺】第1770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78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87頁【崇文】第39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13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249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49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