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56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53頁,第3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02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:帀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連切,𡘋音蟬。《說文》:澶淵水在宋。一曰衞地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澄延切,音纏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張連切,音邅 —— 水靜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徒案切,音憚 —— 漫也、縱也。《莊子・馬蹄篇》:澶漫爲樂。
义又,澶漫,遠也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案衍澶漫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他案切,音炭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澶〕字拼音是ch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亶。
〔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án] ⑴ 〔~渊〕a.古湖名,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濮阳市西;b.古地名,在今中国安徽省萧山市一带。⑵ 水流平静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澶的意思
澶
chánㄔㄢˊ基本解释
①〔~渊〕a.古湖名,故址在今中国河南省濮阳市西;b.古地名,在今中国安徽省萧山市一带。
②水流平静。~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市連切頁碼第363頁,第18字續丁孫
澶
澶淵水。在宋。从水亶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示川反頁碼第881頁,第2行,第1字述
澶淵,水也,在宋。從水亶聲。
鍇注臣鍇按:春秋諸侯盟于澶淵。杜預《釋例》:頓丘,衞南繁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市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149頁,第1字許惟賢第936頁,第3字
澶淵水也。
段注也字今補。
在宋。
段注《春秋經》襄二十年。盟于澶淵。三十年。會于澶淵。宋災故。杜曰:澶淵在頓丘縣南。今名䋣汙。此衞地。又近戚田。按頓丘,今直隷大名府淸豐縣縣西南二十五里頓丘故城是也。澶淵卽緐水。在河南彰德府內黃縣縣東二十六里。《史記》廉頗拔魏緐陽。漢置縣,屬魏郡。應劭曰:在緐水之陽也。張晏曰:其畍爲緐淵。按緐與澶㬪韵。汙與淵雙聲。緐陽故城在今內黃縣東北二十七里。實衞地而云在宋者,葢以《春秋》書宋災故而云然。未爲宷也。又按澶淵,高氏士奇《春秋地名攷》爲詳。
从水。亶聲。
段注巿連切。十四部。《吳都賦》注曰:澶恬,安流貌。
澶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18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13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69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470頁,第4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33頁,第5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576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673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345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310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5頁,第21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4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02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781頁【補遺】第17634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53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47頁【崇文】第378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28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54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10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