烝

zhēng ㄓㄥ

10画

6

bigo

nemf

xkau

17331

10画

6

5253414444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70DD

民众,百姓。文王烝哉!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03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671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621頁,第1

唐韻》:煑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諸仍切,𡘋音蒸。說文》:火气上行也。詩・大雅》:烝之浮浮。【疏】炊之于甑,爨而烝之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君也。詩・大雅》:文王烝哉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進也。書・堯典》:烝烝乂。詩・周頌》:烝畀祖妣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衆也。書・益稷》:烝民乃粒。

又,《書・立政》:夷微盧烝。【蔡傳】烝,或以爲衆,或以爲夷名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塵也。【註】人衆所以生塵埃。

又,《詩・豳風》:烝在桑野。【傳】烝,寘也。又,〈小雅〉:烝然罩罩。【箋】烝,塵也。塵然,猶言久如也。【朱傳】烝,發語辭。

又,《詩・魯頌》:烝烝皇皇。【傳】烝烝厚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訓》:烝烝,作也。【註】物興作之貌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天》:冬祭于烝。【註】進品物也。書・洛誥》:烝祭歲。

又,《禮・月令》:大飮烝。【疏】烝,升也 —— 升此牲體于俎之上。〈周語〉:禘郊之事,則有全烝;王公立飫,則有房烝;親戚宴饗,則有殽烝。

又,《儀禮・特牲饋食禮》:棗烝栗擇,〔註〕果實之物多皮核,優尊者可烝裹之也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烝,婬也。左傳・桓十六年》:衞宣公烝于夷姜。【註】上淫曰烝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蒸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支庱切,蒸上聲 —— 氣上遠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諸應切,音證。廣韻》:熱也。正韻》:鬱熱。

又,《集韻》:氣之上達也。或作蒸。

又,叶居𤽈切,音姜。〈漢校官𥓓辭〉:翼翼皇慈,惠我黎烝;貽我潘君,平兹溧陽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9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6頁,第24

《爾雅・釋天》冬祭于烝。

謹照原文于烝改曰烝。

注解

〔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烝〕字拼音是zhē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丞、灬

〔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火,丞声。本义是火气上行。

〔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ēng] ⑴ 众多⑵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:“冬祭白~”。⑶ 美。⑷ 进献。⑸ 同“蒸”,热气上升。⑹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烝的意思

zhēngㄓㄥ

基本解释

众多。~民。

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:“冬祭白~”。

美。

进献。

同“蒸”,热气上升。

古代指与母辈淫乱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火,丞声。本义:火气上行。

2.同本义。

evaporate;

烝,火气上升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阳气俱烝。 —— 《国语·周语》释之叟叟,烝之浮浮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
烝烝(热气升腾的样子);烝云(上腾的云气);烝濡(烝腾的湿气);烝润(湿热润发)

3.用蒸汽加热。后作“蒸”。

steam;

烝之浮浮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故枸木必将待櫽烝矫然后直。 —— 《荀子·性恶》易牙烝其子首而进之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难一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云:“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烝食不?” —— 《世说新语》

烝炊(蒸煮);烝壶(蒸熟的葫芦瓜);烝糕(以米粉或面粉发酵加糖蒸成的糕)

4.一般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。

incest;

初,惠公之即位也少, 齐人使 昭伯烝于 宣姜,不可,强之。 —— 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见武媚娘而悦之,遂即东厢烝焉。 —— 明· 周清源《西湖二集》

烝淫(指与母辈通奸的淫行);烝报(乱伦之行);烝弑(奸淫母辈,残杀君父);烝乱(淫乱)

5.用火烘烤。

roast;

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燃后直。 —— 《荀子·性恶》

6.蒸发。

evaporate;

月丽于上,山烝于下。 —— 王充《论衡》

7.进;前进。

advance;

烝我髦士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

形容词

1.众多;众。

numerous; many;

有豕向蹄,烝涉波矣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渐渐之石》天生烝民。 —— 《孟子·告子》

烝人(民众,百姓);烝民(民众,百姓);烝涉(成群涉水);烝庶(众人,民众);烝黎(百姓)

2.美;美好。

beautiful; fine;

文王烝哉!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煑仍切頁碼334頁,第17

異體𤇶

烝火气上行也。从火㞼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振承反頁碼818頁,第2行,第1

烝火气也。從火丞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蒸從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煑仍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920頁,第6許惟賢839頁,第3

烝火气上行也。

段注此烝之本義。引申之則烝,進也。如詩《信南山・甫田》傳,《泮水》箋是也。又引申之則久也,眾也。久之義如《釋詁》曰烝塵也,《東山》傳曰烝窴也,《常棣》傳曰烝塡也皆是。鄭云古聲窴塡塵同。是也。眾之義如《東山》烝在栗薪傳,《烝民》傳是也。又引申之則君也。《釋詁》及《文王有聲》傳是也。又厚也。《泮水》傳曰烝烝,厚也是也。《左傳》凡下婬上謂之烝。

从火。㞼聲。

段注煑仍切。六部。《經典》多叚蒸爲之者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訓塵、訓眾、訓厚,皆䚮字之假借。訓君或作蒸,林蒸或作烝(上淫曰烝,猶下淫曰燒灰也)。

火氣上行也,引申訓進。訓塵,訓填、訓衆、訓厚者皆=仍。

訓塵、填、衆、厚者,皆仍之假也。

白话解释

烝,像蒸笼里火气上升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火”作边旁,“丞”是声旁。

烝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58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832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34頁
4說文校箋第427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396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434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449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902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2111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261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413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342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9890頁【補遺】第17503頁
14通訓定聲第26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58頁【崇文】第3429頁
16說文句讀第1375頁
17章授筆記第412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664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945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