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

yànyān ㄧㄢˋㄧㄢ

16画

12

auko|akuo

tlpf

earu

44331

16画

12

1221251211354444

上中下结构

基本区U+71D5

指燕子,取名意为灵巧、聪明、伶俐。(yān)指中国周代诸侯国名。燕子。在名字中多指如意安乐,有利于吉祥安康,生活美好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3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683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633頁,第21

唐韻》:於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伊甸切,𡘋音宴。說文》:𤣥鳥也,籋口、布翄、枝尾,象形爾雅・釋鳥》:燕燕,𩾐【疏】燕燕,又名𩾐,古人重言之。詩・邶風》:燕燕于飛。玉篇》俗作鷰,《集韻》亦作䴏。

又,《禮・學記》:燕朋逆其師,燕辟廢其學。【註】燕,猶褻也。

又,與醼通。廣韻》:醼飮,古無酉,今通用。詩・小雅》:我有旨酒,嘉賔式燕以敖。儀禮・燕禮》第六。

又,《集韻》與宴通,安也、息也。易・中孚》:初九虞吉,有他不燕。【疏】燕,安也。詩・小雅》:悉率左右,以燕天子。【傳】以安待天子。【又】或燕燕居息。【傳】燕燕,安息貌。〈齊語〉:昔先君之處事也,使就閒燕。【註】閒燕,猶淸淨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烏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因蓮切;《正韻》:因肩切,𡘋音煙。玉篇》:國名。爾雅・釋地》:燕曰幽州。詩・大雅》:溥彼韓城,燕師所完。【朱傳】燕,召公之國。〇【按】《鄭箋》云:燕,安也,讀去聲。今从《朱傳》。

又,《左傳・隱五年》:衞人以燕師伐鄭。【註】南燕國,今東郡燕縣。【疏】燕有二國,一稱北燕,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。世本》:燕國,姞姓。〈地理志〉:東郡燕縣,南燕國,姞姓,黃帝之後也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邵公奭封燕,爲秦所滅,子孫以國爲氏,漢有燕倉。〇【按】《史記・仲尼弟子傳》:燕伋,字思。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於殄切,音蝘 —— 本作宴,引《爾雅》宴宴居息也。〇【按】《爾雅疏》引〈小雅・北山〉或燕燕居息。考《爾雅釋文》及〈北山釋文〉俱無作上聲讀者,惟〈大雅・韓奕》韓姞燕譽,《釋文》云:燕,于遍反;又,於顯反 —— 可証燕之有上聲也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99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6頁,第36

《齊語》昔先君之處事也,使就閒燕。

謹照原文先君改聖王。處事改處士。

注解

〔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燕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àn、yān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󰊳、灬

〔燕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燕子形。小篆字形。上像头、嘴,“口”像身体,“北”像两翅,“火”像尾巴。本义是燕子。

〔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àn] ⑴ 鸟类的一科,候鸟,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虫,对农作物有益⑵ 轻慢:“~朋逆其师”。⑶ 古同“宴”,安闲,安乐。⑷ 古同“宴”,宴饮。 [yān]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⑵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燕的意思

1yànㄧㄢˋ

基本解释

鸟类的一科,候鸟,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虫,对农作物有益。~尔(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)。~好(常用以指男女相爱)。~侣。~雀处( chǔ )堂(喻居安而不知远虑,临祸却不能自知)。

轻慢:“~朋逆其师”。

古同“宴”,安闲,安乐。

古同“宴”,宴饮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燕子形。小篆字形。上像头、嘴,“口”像身体,“北”像两翅,“火”像尾巴。本义:燕子。

2.同本义。

swallow;

燕燕于飞。 —— 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来降燕乃睇。 —— 《夏小正》燕雁代飞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地形》燕巢于飞。 —— 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谁家新燕啄春泥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归燕略无三月事。 —— 宋· 洪迈《容斋续笔》

燕侣莺俦(比喻夫妻和美);燕贺(燕雀相贺。用作新屋落成及升官等喜事的贺词);燕子(家燕的通称);燕户(燕巢);燕儿(雏燕;燕子);燕尾(燕子的尾羽);燕雨(有燕子绕飞其间的小雨);燕泥(燕子筑巢所衔的泥;燕巢上的泥;燕子衔泥筑巢);燕室(燕巢。比喻家国);燕处焚巢(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)

3.白颈鸦。

white-neck duck;

燕,白颈鸟。 —— 《尔雅》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鸟。 —— 《小尔雅》。按,大于雅鸟而小于慈鸟。

形容词

1.假借为“安”。安逸;安乐。

peaceful and carefree; easy;

虞吉有它不燕。 —— 《易·中孚》燕笑语兮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蓼萧》吉甫燕喜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燕坐于华堂之上。 —— 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
燕户(闲君之室);燕休(闲居;休息);燕令(帝王退朝闲居时所发的命令);燕宇(供休息用的屋宇);燕安(安宁太平;心神安定);燕安鸩毒(沉溺于安逸享乐,犹如饮毒酒自杀);燕私(闲居休息);燕坐(安坐;闲坐);燕居(退朝而处;闲居);燕安(安适满足);燕祉(安乐幸福);燕笑(犹欢笑);燕尔新婚(和谐的新婚);燕适(安适);燕燕(安适的样子;和乐的样子);燕誉(安乐)

2.接近;亲近 。

close; intimate;

燕好(友好);燕狎(亲近);燕昵(亲昵;亲热);燕会(亲昵相会);燕语(亲切交谈);燕诲(谓亲近之而加以教诲);燕莺(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)

动词

1.亵渎;轻慢。

slight; profane;

宋音燕女溺志。 —— 《礼记·乐志》燕朋逆其师。

燕诬(信口开河,说话轻慢);燕朋(轻慢朋友);燕辟(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);燕亵(亲昵猥亵)

2.通“宴”。宴饮;宴请。

entertain(to dinner);

嘉宾式宴以敖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燕乐之钟磬。 —— 《仪礼·燕礼》则王以息燕。 —— 《考工记·梓人》

燕豆(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);燕狎(宴饮);燕客(宴请宾客);燕俎(宴饮。亦宴席)

3.另见 yān。

2yānㄧㄢ

基本解释
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。~赵。~山。~京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国名。

Yan state;

2.周代诸侯国名。本作:匽、郾。姬姓;周召公之后,世称北燕,拥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,建都蓟(今北京)。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。后灭于秦。

燕赵韩魏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》欲亡赵走 燕。 ——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燕畏 赵。燕赵之君。 —— 宋· 苏洵《六国论》燕赵之收藏, 韩魏之经营, 齐楚之精英。(互文,收藏、经营、精英均指金玉珍宝。) 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燕地寒,花朝节后,余寒犹厉。(燕,古代燕国,这里指北京地区。) —— 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3.周代诸侯国名。姞姓;开国君主伯倏。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。

4.五代初,刘守光据幽州(今河北省北部)所建国。

方其系燕父子以组。 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燕王,吾所立。(燕王,指燕王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。) 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

5.河北省的别称 Hebei province。周时为北燕旧地。也指河北省北部。

6.山名,燕山 Yanshan mountain,在河北省和北京市。

7.姓。

8.另见 yàn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甸切頁碼390頁,第4

異體

㷼玄鳥也。籋口,布翄,枝尾。象形。凡燕之屬皆从燕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籋口,故以廿象之;布翄,故以北象之;枝尾,與魚尾同,故以火象之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於甸反頁碼944頁,第4行,第1

㷼玄鳥也,籋口布翅枝尾。象形。凡燕之屬,皆從燕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籋音聶,小鉗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於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326頁,第2許惟賢1012頁,第2

㷼《燕燕》,玄鳥也。

段注各本無《燕燕》二字。今補。𠃉下曰:《燕燕》也。齊魯謂之𠃉。《隹部》巂下曰:巂周者,燕也。《邶風傳》曰:《燕燕》,𠃉也。《商頌傳》曰:玄鳥,𠃉也。《釋鳥》曰:巂周,《燕燕》,𠃉也。古多叚燕爲宴安,宴享。

籋口。

段注故以廿像之。

布翄。

段注故以北像之。

枝尾。

段注與魚尾同。故以火像之。

象形。

段注於甸切。十四部。

凡燕之屬皆从燕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籋口=鉗口。

籋口=鉗口。

白话解释

燕,玄鸟。箝形的口,如布般轻薄的翼,枝叉状的尾。象形。所有与燕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燕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像鳥張嘴展翅向上飛的形狀。篆文上像鑷子一樣的口,中像燕身及兩翅,下像分叉的尾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,只是將分叉的尾變成四小點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燕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71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985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741頁
4說文校箋第512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463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70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88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76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475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06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492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409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489頁【補遺】第17749頁
14通訓定聲第286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19頁【崇文】第4073頁
16說文句讀第1667頁
17說文新證第822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41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078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