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画

4

xxrf

ppha

rrrn

22602

9画

4

153532511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7686

指全,都。都;都是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白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82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786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742頁,第14

唐韻》:古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諧切,𡘋音街。說文》:俱詞也。小爾雅》:同「也」。易・解卦》:雷雨作,而百果草木皆甲坼。鄭康成讀皆如懈,非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居之切,音箕。前漢・孟喜傳》:箕子者,萬物方荄茲也。【師古註】荄,音皆。古皆荄與箕音同。

又,叶舉里切,音几。詩・周頌》:以治百禮,降福孔皆。【傳】皆,遍也。與偕通。荀勗〈東西廂歌〉:降福孔偕。

說文》:白字兩見,一在自部,自部之白,疾二切,卽自字。皆字載自部中,則應从白。集韻》或作皆,非。

注解

〔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白部

〔皆〕字拼音是ji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比、白

〔皆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比,从白。从“比”,有“并”的意思。本义是都,全。

〔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ē] ⑴ 全,都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皆的意思

jiēㄐㄧㄝ

基本解释

全,都。~大欢喜。人人~知。放之四海而~准。

详细解释

副词

1.会意。从比,从白。从“比”,有“并”的意思。本义:都,全。

2.同本义。

all; every;

皆,俱词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百堵皆兴。皆死皆殡。 —— 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予及汝皆亡。 —— 《书·汤誓》燕、 赵、 韩、 魏闻之,皆朝于 齐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》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。 —— 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皆以美于徐公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》皆自于人欤。 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所在皆是。 —— 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皆托忠烈之名。 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环村居者皆猎户。 —— 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吾村十里皆平原

皆悉(尽;全都);皆既(日月亏蚀全尽);这件事情人人皆知

3.通“偕”;一同。

together;

皆行至于阶让。 —— 《仪礼·聘礼》。注:“犹并也。”皆陈殿下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燕策》左右皆流涕。 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宫中皆恸哭。一时皆下。廷中皆大笑。 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予及女皆亡。 —— 《书·汤誓》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。故与桀、 纣、 幽、 厉皆也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离谓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古諧切頁碼109頁,第1

異體𣅜

皆俱詞也。从比从󶷶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从󶷶非義,从󶷶之字古多从口,『皆』,二人合一口,僉同之象,从口之字古多變从曰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[⿰󰽅󰽅]、从口作『[⿱⿰󰽅󰽅口]』,或省作『[⿵󰽅口]』、『[⿱⿰𣦵𣦵口]』。西周早期金文从『从』从『甘』,戰國金文或从󰽅、从甘。」秦隸把『从』形改成『比』形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古諧反頁碼285頁,第1行,第1

皆俱辭也。從比,從󶷶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比皆也,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古諧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544頁,第4許惟賢244頁,第2

皆俱䛐也。

段注《司部》曰:䛐者,意内而言外也。其意爲俱。其言爲皆。以言表意,是謂意内言外。《人部》俱下曰皆也,是謂轉注。又偕下曰一曰俱也。則音義皆同。

从比。从󶷶。

段注从比會意。古諧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皆,口径一致。字形采用“比、白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「皆」字甲骨文作從「口」、從「」,或作從「口」、從二「」,或簡省成從口、從二「歹」。古文字學家懷疑是從「口」、「」聲的字,若此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金文則將甲骨文的「」改成「从」。戰國文字「从」又可作「比」,從此「皆」字上半就寫成從「比」。下半部分,金文、戰國文字都從「甘」,表示人人都這麼說的意思,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篆文、楷書從「白」。隸書從「曰」。《說文》解釋為「俱詞也。从比从白」,即能比並自我,有志一同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皆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13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290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228頁
4說文校箋第144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137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486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83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94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70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86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141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106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3924頁【補遺】第16579頁
14通訓定聲第2380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282頁【崇文】第1125頁
16說文句讀第408頁
17說文新證第273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23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366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