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画

9

umdj

ytumb

sulg

02127

14画

9

41431252132522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7AEF

指正派、端正,取名象征堂堂正正。端庄,庄重,正直。在名字中多指温文尔雅、端庄贤淑之意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8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872頁,第32

標點整理本: 第835頁,第27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多官切,音偳。說文》:直也、正也。禮・曲禮》:振書端書于君前。【註】端,正也。〈玉藻〉:目容端。前漢・賈誼傳》:選天下之端士、孝悌、博聞、有道術者,以衞翼之。

又,《篇海》:萌也、始也、首也。禮・禮運》:人者,天地之心、五行之端也。公羊傳・隱元年》〔註〕:上係天端。【疏】天端,卽春也。春秋說》云:以元之深,正天之端;以天之端,正王者之政也。左傳・文元年》:先王之正時也,履端于始。【疏】履,步也,謂推步曆之初始,以爲術曆之端首。孟子》: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。【註】端者,首也 —— 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。

又,《廣韻》:緒也、等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緒,南楚或曰端。

又,《增韻》:審也。戰國策》:郤疵對智伯曰:韓魏之君,視疵端而趨疾。

又,專也。戰國策》:敢端其願。【註】端,猶專也。

又,布帛曰端。禮記》〔疏〕:束帛,十端也。丈八尺爲端。小爾雅》:倍丈謂之端,倍端謂之兩,倍兩謂之疋。

又,《周禮・春官》:其齊服有𤣥端、素端。鄭司農註:衣有襦裳者爲端。榖梁傳・僖三年》: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。【註】端,𤣥端之服。【疏】其色𤣥,而制正幅無殺,故謂之𤣥端。

又,地名。山海經》:號山,端水出焉,東流注于河。又,國在流沙中者,墩端、璽㬇。史記・趙世家》:與韓魏分晉,封晉君以端氏。【註】端氏,澤州縣也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蒼梧郡有端溪。

又,姓。孔子弟子端木賜。

又,宮門名。後漢・黃瓊傳》:舉吏,先試之于公府,又覆之于端門。【註】端門,太微宮南門也。

又,獸名。後漢・鮮𤰞》:禽獸異于中國者,野馬、原羊、角端牛。以角爲弓,俗謂之角端弓。

又,《正韻》:尺兗切 —— 與喘同。荀子・勸學篇》:端而言。【註】端,讀爲喘 —— 喘,微言也。

又,《韻會小補》:美辨切 —— 同「冕」,大夫以上冠也。禮・月令》:諸侯𤣥端以祭,天子𤣥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。【註】端,皆音冕。

又,《韻補》叶都元切。陸機〈文賦〉:罄澄心以凝思,眇衆慮而爲言;籠天地于形內,挫萬物于筆端。

又,叶多汪切。楊戲〈贊秦子敕〉〔此為〈贊李正方〉文〕:正方受遣,豫聞後綱;不𨻰不僉,造此異端。
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下 部首:立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8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1頁,第9

《禮・月令》諸侯玄端以祭,天子玄端以朝,日于東門之外。

謹照原文月令改玉藻。

注解

〔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立部

〔端〕字拼音是d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立、耑

〔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立,耑( duān )声。本义是站得直。

〔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uān] ⑴ 正,不歪斜⑵ 正派,正直⑶ 事物的一头⑷ 用手很平正地拿⑸ 姓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端的意思

duānㄉㄨㄢ

基本解释

正,不歪斜。~正(①事物不歪斜;②正派,正确;③使端正)。~丽。~然。~庄。~秀。~静。~坐。

正派,正直。~方。~直。~重( zhòng )。品行不~。

事物的一头。~的( dì )(①事情的经过,底细;②的确,果然;③究竟。均亦称“端底”)。~倪。~详。事~。争~。

用手很平正地拿。~盆。~碗。~茶。把问题~出来说清楚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立,耑( duān )声。本义:站得直。

2.同本义。

straight;

端,直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按:“立容直也。”端,正也。 —— 《广雅·释诂一》以端其位。 —— 《礼记·祭义》端行颐霤如矢。 —— 《礼记·王藻》振书端书于君前。 —— 《礼记·曲礼》

端行(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);端拱(端正身子拱手);端伟(笔直壮大);端端(端正;不倾斜);端身(摆正身体)

3.端正。引申为正直。

upright; proper;

水至平,端不倾。 —— 《荀子·成相》选天下之端士。 —— 汉· 贾谊《治安策》

不端(不正派);好端端的(好好儿的);端一(端庄娴静);端士(端人;正直的人);正派;端楷(字写得工整);端悫(端正笃实。悫:诚笃)

名词

1.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。

end;

虽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。 —— 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东坡右手执卷端。 —— 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两端,末端;笔端;尖端;大端(重要方面);极端;顶端;扁担的两端

2.首;顶端。

top;

常视松端日,每稽潭上烟。 —— 宋· 梅尧臣《昭亭别施度支》

3.开头 。

beginning;

发端;开端

4.征兆 。

omen;

端兆(端倪;迹象)

5.头绪。

main threads;

多端寡要(要领),好谋无决。 —— 《三国志·郭嘉传》

端序(头绪;条理)

6.边际 。

limit;

端涯(边际)

7.思绪;心绪 。

train of thought;

端忧(闲愁;深忧)

8.事由;原委。

cause;

祸集非无端。 —— 西晋· 陆机《君子行》

端原(原委;根由);端本澄源(犹言正本清源);争端;衅端

9.借口 pretext。为了掩盖真正意图或情况而声称的目的、动机或装出来的外表。

借端;无端闹事

10.项目;种类 。

kind;

举其一端;变化多端

11.周代礼服。

a kind of gown;

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(章甫:古代礼帽),愿为小相焉。 —— 《论语·先进》其齐服,有玄端素端。 —— 《周礼》

端衣(古代一种礼服。多用于丧祭场合);端衰(古丧服上衣);端冕(玄衣和大冠。古代帝王和贵族的礼服)

12.办法。

approaches; ways; means;

今有难,无他端,而欲赴秦军,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。 —— 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动词

1.详审 。

look sb. up and down;

端箭(射箭前,以一眼瞄准目标)

2.手平举拿物 。

hold sth. level with both hands;

端饭上菜;端茶送出(官员会客时,不愿地位低于自己的来客久坐,谈话告一段落,端茶略饮,仆人就高喊“送客”,来客就立刻告辞);端简(正笏。谓两手平举捧着手板);端盒(托盘,多木制);端菜;端碗;端盆倒水

3.流露 。

speak out;

有什么想法都端出来

副词

1.确实;果真 。

really; indeed; if indeed;

端端的的(清楚,真实);端切(确实;详细)

2.究竟;到底。

after all; in the end;

这话原不须提了,总来该是夫妻,颠来倒去,自然凑着,不该是夫妻,便说合了,端只要分张。 —— 《醉醒石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多官切頁碼348頁,第6

端直也。从立耑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顚歡反頁碼846頁,第5行,第1

端直也。從立耑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太伯端委。』端委,禮衣之幅正者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多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997頁,第4許惟賢872頁,第7

端直也。

段注用爲發耑,耑緒字者叚借也。

从立。耑聲。

段注多官切。十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端,站直。字形采用“立”作边旁,采用“耑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為從立、耑聲,只是形體筆勢略有不同而已。「立」為人張臂跨立地上的樣子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站立有關;「耑」為植物初生之蒂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端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86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866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660頁
4說文校箋第445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413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1492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54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059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193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72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430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357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0232頁【補遺】第17562頁
14通訓定聲第2940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885頁【崇文】第3537頁
16說文句讀第1434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914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974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