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16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86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46頁,第3字
音《廣韻》:特丁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唐丁切,𡘋音庭。《說文》:繀絲管也。《正字通》:繀,著絲於莩車也。今紡絲銓曰筳子。
义又,小竹。東方朔〈答客難〉:以蠡測海,以筳撞鐘。
义又,楚人結草折竹卜,曰筳篿。屈原〈離騷〉:索藑茅以筳篿兮。【註】筳,小折竹也。《文選》〔註〕:筳,竹算。
义又,《玉篇》:籠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湯丁切,音㕔。揚子《方言》:緪、筳,急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待鼎切,音挺 —— 屋梁也。
注解
〔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筳〕字拼音是tí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廷。
〔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íng] ⑴ 络丝、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。⑵ 小竹片,亦指小竹枝或小木枝。⑶ 小簪。⑷ 笼。⑸ 竞。⑹ 古同“莛”,草茎:“以~击钟,(岂能)发其音声哉?”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筳的意思
筳
tíngㄊㄧㄥˊ基本解释
①络丝、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。
②小竹片,亦指小竹枝或小木枝。
③小簪。
④笼。
⑤竞。
⑥古同“莛”,草茎:“以~击钟,(岂能)发其音声哉?”
详细解释
名词
◎络丝、纺纱或卷棉条的用具。一般用小竹筒或蜀黍稍茎制成 utensil of winding silk yarn筳,所以络丝者,苏俗谓之籰头。筳即其四周挺如栅者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特丁切頁碼第142頁,第35字續丁孫
筳
繀絲筦也。从竹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田丁反頁碼第365頁,第4行,第2字述
繀絲筦也。從竹廷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竹片挺也,故東方朔曰:『以筳撞鍾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特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763頁,第4字許惟賢第340頁,第7字
繀絲筦也。
段注《糸部》曰:繀,箸絲於筟車也。按絡絲者必以絲耑箸於筳。今江浙尙呼筳。
从竹。廷聲。
段注特丁切。十一部。
筳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82頁,第10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77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92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88頁,第7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76頁,第1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635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119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579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929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13頁,第19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85頁,第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465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829頁【補遺】第16710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86頁,第4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80頁【崇文】第151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565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647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460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