耑

duānzhuān ㄉㄨㄢㄓㄨㄢ

9画

3

mdmj

umbl

llgl

22227

9画

3

252132522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8011

指正派、端正,取名象征堂堂正正。同“端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而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97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962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927頁,第18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多官切,音端。說文》:物初生之題也。上象生形,下象其根也。【註】臣鉉等曰:中一地也。增韻》:物之首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磬氏》:已下則摩其耑。【釋文】耑,本或作端。集韻》:端,通作耑。

又,《集韻》:昌緣切,音穿 —— 罄穿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〔釋文〕耑,劉又音穿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耑自爲部,今从《正字通》倂入。玉篇》古文端字。註見立部九畫。

注解

〔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而部

〔耑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uān、zhu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而

〔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uān] ⑴ 同“端”。 [zhuān] ⑴ 同“专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耑的意思

1duānㄉㄨㄢ

基本解释

同“端”。

详细解释

1.“端”的古体字 [an ancient form of “端”]。

已上则摩其旁,已下则摩其耑。 —— 《周礼》

2.另见 zhuān。

2zhuānㄓㄨㄢ

基本解释

同“专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多官切頁碼238頁,第7

耑物初生之題也。上象生形,下象其根也。凡耑之屬皆从耑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中一,地也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古發端字作此,今則端行而耑廢,乃多用耑為專矣。」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卜辭耑字增、、象水形,水可養植物者也。从𡳿象植物初茁漸生歧葉之狀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丁桓反頁碼608頁,第3行,第1

耑物初生之題也,且上象生形,下象根也。凡耑之屬,皆從耑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題猶額也,端也。古發端之耑,直如此而已。一,地也。端、湍、顓、遄從此。象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多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343頁,第3許惟賢588頁,第8

耑物初生之題也。

段注題者,頟也。人體頟爲冣上。物之初見卽其頟也。古發端字作此。今則端行而耑廢。乃多用耑爲專矣。《周禮》。磬氏巳下則摩其耑。耑之本義也。《左傳》。履端於始。假端爲耑也。

上象生形。

段注以才屯韭字例之。一,地也。山象初生。

下象根也。

段注一下則象其根也。多官切。十四部。

凡耑之屬皆从耑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除「端正」外之端,皆為耑之借,如耑倪等是也。

白话解释

耑,植物初生的顶端。上端像生长的形状,下端像它的根。所有与耑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耑”作边旁。

耑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65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595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457頁
4說文校箋第298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286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031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75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707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51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83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293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241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7365頁【補遺】第17103頁
14通訓定聲第2938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626頁【崇文】第2501頁
16說文句讀第964頁
17說文新證第587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306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730頁,第2字
20古字釋要第700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