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16頁,第2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0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36頁,第20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定切,音侹。《說文》:聆也。《釋名》:聽,靜也;靜,然後所聞審也。《書・太甲》:聽德惟聰。《儀禮・士昏禮》:命之曰: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待也。
义又,受也。《左傳・成十一年》:鄭伯如晉聽成。【註】聽,猶受也。
义又,從也。《易・艮卦》:不拯其隨,未退聽也。【疏】聽,從也。《左傳・昭二十六年》:姑慈婦聽。
义又,斷也。《禮・王制》:司𡨥正𠛬明辟,以聽獄訟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㊟〔應為《周禮・天官冢宰・大宰》〕:凡邦之小治,則冢宰聽之。《前漢・𠛬法志》:一曰辭聽、二曰色聽、三曰氣聽、四曰耳聽、五曰目聽。
义又,任也。《前漢・景帝紀》: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,聽之。
义又,𠋫也。《戰國策》:請爲王聽東方之處。【註】聽,偵𠋫之。
音又,《唐韻》:他丁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湯丁切;《正韻》:他經切,𡘋音㕔。《集韻》:聆也、聽受也。中庭曰聽事,言受事察訟於是。俗作㕔。毛氏曰:漢晉皆作聽,六朝以來始加厂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儻陽切,音堂。蘇轍〈讀道藏〉詩:昔者惠子死,莊子笑自傷;微言不復知,言之使誰聽。
注解
〔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。
〔聽〕字拼音是t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𡈼、𢛳。
〔聽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本字从耳德,壬( tìng )聲。从耳德,即耳有所得。本义是用耳朵感受聲音。
〔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īng] ⑴ 用耳朵接受聲音⑵ 順從,接受別人的意見⑶ 任憑,隨⑷ 治理;判斷⑸ 量詞,指馬口鐵密封成筒狀以貯藏食物、飲料等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聽的意思
聽听
tīngㄊㄧㄥ基本解释
①用耳朵接受聲音。~力。~寫。~覺。聆~。洗耳恭~。
②順從,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言~計從。
③任憑,隨。~任( rèn )。~憑。~之任之。
④治理;判斷。~訟(審理案件)。~政。
⑤量詞,指馬口鐵密封成筒狀以貯藏食物、飲料等。一~可口可樂。
详细解释
動
1.形聲。本字从耳德,壬( tìng )聲。从耳德,即耳有所得,本義:用耳朵感受聲音。
2.同本義。
listen; hear;
聽,聆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 —— 《書·泰誓中》無稽之言勿聽。 —— 《書·大禹謨》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 —— 《禮記·大學》行人駐足聽。 —— 《玉臺新詠·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》聽婦前致詞。 —— 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夜闌臥聽風吹雨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鑑·唐紀》聽取蛙聲一片。 —— 宋· 辛棄疾《西江月》
聽知(聽到);聽受(聆聽,用耳感受聲音);聽言(道聽途說,沒有根據的話);聽真(聽得真切);聽直(聽取曲直)
3.接受,聽信,接納。
heed; obey; have a receptive ear for;
不聽寡人。 —— 《戰國策·魏策》故聽之。 ——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壹聽陵言。 —— 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開張聖聽。 ——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聽人(聽從別人的意見,任人支配。喻愚昧);聽用(聽從並予採用或任用);聽納(聽從採納;聽諫納善);聽能(聽從能者的意見);聽喚(聽從使喚)
4.治理,管理或執行事務 。
administer;
聽政(執政;處理政務);聽治(處理政事)
5.決斷;審理 [訴訟案件]。
serve as a judge;
聽決(聽斷,判決);聽治(處理政事)
6.等候;待 。
wait;
聽用(聽候任用);聽選(等候任命)
7.聽憑,任憑。
allow; let;
聽人穿鼻(讓人牽着鼻子走。比喻任人支配而無主見);聽其自便(聽憑人任意行動);聽勢(聽憑情勢的發展變化)
8.偵察。
reconnoiter;
請謂(爲)王聽東方之處。 —— 《戰國策》
名词
1.耳朵。
ear;
翏翏而爲窮苦愁怨之聲,不啻風泉之滿聽矣。 —— 清· 黃宗羲《金介山詩序》
2.馬口鐵罐。
tin;
聽裝午餐肉;聽裝咖啡。亦用作聽裝物品的量名。一聽香菸;一聽奶粉;聽裝(用聽包裝)
3.耳目,間諜。
detective; spy;
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國,則將有百里之聽。 —— 《荀子》
4.廳堂。古代官府辦公處,後作“廳”。
office;
病人或至數百,聽廊皆滿。 —— 《資治通鑑》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,甚扶疏。 —— 《世說新語·黜免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定切頁碼第399頁,第6字續丁孫
聽
聆也。从耳、㥁,𡈼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耳㥁者,耳有所得也。」按:甲骨文、金文從耳從口,口表發聲,耳表聞聲,會意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他寧反頁碼第959頁,第6行,第3字述
聆也。從悳,從耳,從𡈼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定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365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28頁,第3字
聆也。
段注凡目所及者云視。如視朝,視事是也。凡目不能徧而耳所及者云聽。如聽天下,聽事是也。
从耳𢛳。
段注會意。耳𢛳者,耳有所得也。
𡈼聲。
段注他定切。十一部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「聽」與「聖」同源,都以從人耳從口會意。其後以從耳口為聽字。金文字形或作從耳口,或加「生」為聲符。戰國文字形變為從耳?、?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皆承戰國文字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聽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87頁,第5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003頁,第3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56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22頁,第5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71頁,第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730頁,第5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925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850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514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2頁,第2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0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55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680頁【補遺】第1777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82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37頁【崇文】第414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03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841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576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00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