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32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3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39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呼光切,音荒。《說文》:心上鬲下也。《左傳・成十年》:居肓之上,膏之下。【註】鬲也。
注解
〔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肓〕字拼音是hu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亡、⺼。
〔肓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亡声。本义是心脏与横隔膜之间的部位。中医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。
〔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āng] ⑴ 中医指心下膈上的部位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肓的意思
肓
huāngㄏㄨㄤ基本解释
◎中医指心下膈上的部位。膏~(中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“膏”,心脏和膈膜之间为“肓”,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,所以“病入~~”是指病重到无法医治了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形声。从肉,亡声。本义:心脏与横隔膜之间的部位。中医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) 同本义。
the region between the heart and the diaphragm;
肓,心下鬲上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居肓之上膏之下。 —— 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。注:“鬲也。按:心下膏,膏下肓,肓下鬲。”
病入膏肓(古代医学称心尖的脂肪为膏。病极严重,难以医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