脴

ㄆㄧˇ

12画

7

egik|edhk

bmfr

qgj

71269

11画

7

35111324251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134

古同“痞”。中医指腹内结块的病症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53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774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728頁,第14

唐韻》:符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部鄙切,𡘋音否。說文》:痛也。【徐曰】又病結也。增韻》:氣隔不通。玉篇》:腹內結病。廣韻》:腹內結痛。正字通》:方書不痛者爲痞滿,痛者爲結胷。胷痺,有因下而結者,從虛及陽氣下陷治之;有不因下而痞者,從上虛及痰飲、食鬱、濕熱治之。

又,《廣韻》:方美切;《集韻》:補美切,𡘋音鄙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俯九切,音缶 —— 病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芳杯切,音肧 —— 弱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晡枚切,音桮 —— 弦病。

注解

〔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痞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否

〔痞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否声。本义是病名。胸中懑闷结块。

〔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ǐ] ⑴ 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,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,称“痞块”、“痞积”。⑵ 恶棍,流氓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脴的意思

ㄆㄧˇ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痞”,中医指腹内结块的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