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07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48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17頁,第22字
音《唐韻》:俱雨切;《韻會》:果羽切,𡘋音矩。《說文》:果也。《本草》:蒟醬。《南方草木狀》:蒟醬,蓽茇也,生於番禺,小而靑,謂之蒟。左思〈蜀都賦〉〔註〕:蒟醬,緣樹而生,其子如桑椹,熟時正靑,長二三寸,以蜜藏而食之。《通志》:蒟醬曰浮留。
义又,《本草》:蒟蒻,一名鬼芋。《酉陽雜俎》:蒟蒻,根大如椀,至秋葉滴露,隨滴生苗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權俱切,音劬。又,《韻會》:俱遇切,音屨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蒟〕字拼音是jǔ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竘。
〔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ǔ] ⑴ 〔~蒻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茎为球状,可食,亦可制淀粉;b.这种植物的地下茎。均亦称“蒟头”、“魔芋”。⑵ 〔~酱〕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做的酱,味香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蒟的意思
蒟
jǔㄐㄩˇ基本解释
①〔~蒻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茎为球状,可食,亦可制淀粉;b.这种植物的地下茎。均亦称“蒟头”、“魔芋”。
②〔~酱〕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做的酱,味香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俱羽切頁碼第24頁,第12字續丁孫
蒟
果也。从艸竘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俱取反頁碼第89頁,第6行,第2字述
果也。從艸竘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本草》:「似王瓜蔓生,子長大辛香,苗爲畱藤,實似桑椹,皮黒肉白,食之辛香。」左思《蜀都賦》所謂「蒟醬」,《都賦》所謂「東風浮畱」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俱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44頁,第5字許惟賢第63頁,第2字
果也。
段注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有枸酱。左思《蜀都賦》,常璩《華陽國志》作蒟。《史記》亦或作蒟。據劉逵,顧微,宋祁諸家說。卽扶畱藤也。葉可用食㯽榔。實如桑葚而長。名蒟。可爲醬。巴志曰:樹有荔支。蔓有辛蒟。然則此物縢生緣木。故作蒟,從艸。亦作枸,從木。要必一物也。許君《木部》有枸字。云可爲醬。於《艸部》又有蒟字。葢不能定而兩存之。次於葚者,以其實似葚也。其實名蒟。故云果也。果,木實也。當云蒟果也,爲三字句。
从艸。竘聲。
段注俱羽切。五部。
蒟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45頁,第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4頁,第4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2頁,第12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27頁,第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96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83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56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48頁,第4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頁,第2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1頁,第13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693頁【補遺】第1623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05頁,第3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82頁【崇文】第325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94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66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78頁,第1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