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22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96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70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直立切,音䐲。《說文》:藏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蟄,靜也。【疏】藏伏靜處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《左傳・桓五年》:凡祀啓蟄而郊。【疏】啓蟄,言始發蟄也。《韻會》:驚蟄,節名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和集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宜爾子孫蟄蟄兮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質入切,音執。《莊子・天運篇》蟄蟲始作,郭象讀執。
音又,《韻會》:尺十切;《正韻》:尺入切,𡘋音叱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蟄〕字拼音是zh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執、虫。
〔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é] ⑴ 见“蛰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蛰的意思
蛰蟄
zhéㄓㄜˊ基本解释
◎动物冬眠,藏起来不吃不动。入~。惊~。~伏。~虫。~居(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,不出头露面)。~藏( cáng 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虫,执声。本义:动物冬眠,藏起来不食不动。
2.同本义。
hibernate;
蛰,藏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蛰,静也。 —— 《尔雅》蛰虫始振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 —— 《易·系辞下》。虞注:“蛰,潜藏也。”
蛰地(谓潜藏在地下)
3.虫类伏藏洞穴不出。
seclude;
掌攻蛰兽。 —— 《周礼·穴氏》
蛰户(动物藏伏的洞穴)
4.喻潜藏而未披露。
conceal;
久蛰之人心。 —— 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立切頁碼第445頁,第9字續丁孫
蟄
藏也。从虫𡙕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直立切頁碼第1050頁,第7行,第3字述
藏也。從虫執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683頁,第5字許惟賢第1167頁,第6字
臧也。
段注臧者,善也。善必自隱。故別無藏字。凡蟲之伏爲蟄。《周南》曰:螽斯羽。蟄蟄兮。傳曰:和集也。其引申之義也。
从虫。執聲。
段注直立切。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詩》「螽斯羽,蟄蟄兮」,蟄乃卙之借,又作汁。
白话解释
蛰,昆虫隐藏冬眠。字形采用“虫”作边旁,“执”作声旁。
蟄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881頁,第8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1135頁,第9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844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92頁,第11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529頁,第10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960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3294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6588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820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2頁,第13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8頁,第12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84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994頁【補遺】第17953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452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68頁【崇文】第466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36頁 |
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6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4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30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