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谷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49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90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66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:苦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牽奚切,𡘋音溪。《說文》:山瀆无所通者。《爾雅・釋水》:水注川曰谿。【疏】杜預曰:谿,亦㵎也。李巡曰:水出於山、入於川曰谿。宋均曰:有水曰谿,無水曰𠔌。《左傳・隱三年》:㵎谿沼沚之毛。《荀子・勸學篇》:不臨深谿,不知地之厚也。
义又,弩名。《戰國策》:谿子少府。【註】谿子,弩名,少府所造,射六百步之外。《淮南子・俶眞訓》:登千仞之谿。【註】谿,蠻夷也,以柘桑爲弩。一曰谿子,國名。又,陽匠名。
义又,獸名。《山海經》:天帝山有獸,狀如狗,名曰谿邊。【註】或作𠔌遺。
义又,地名。《史記・吳太伯世家》:楚復來伐,次于乾谿。【註】楚東境。
义又,姓。《莊子・田子方》: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,數稱谿工。又,複姓。《潛夫論》:吳夫槩王奔楚棠谿,因以爲氏。
义又,通作磎。馬融〈長笛賦〉:臨萬仞之石磎。【註】磎同「谿」,《廣韻》或作嵠、溪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堅奚切,音雞。《類篇》:蠰谿,土螽,似蝗而小。
音又,弦雞切,音奚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谷部。
〔谿〕字拼音是x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奚、谷。
〔谿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奚声。本义是山沟,山谷。
〔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] ⑴ 同“溪”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谿的意思
谿溪
xīㄒㄧ基本解释
◎同“溪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(形声。从水,奚声。本义:山沟,山谷) 同本义。
gully; valley;
谿,谷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若高山之与深谿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察微》。注:“无水曰谿。”川曰谿。李注:“出于山入于川为谿也。” —— 《尔雅·释水·水注》涧谿沼沚之毛。 —— 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。毛注:“谿亦涧也。”不临深谿,不知地之厚也。 —— 《荀子·劝学》其山时露骨峥峥,然犹见谿流也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》
谿谷;谿壑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苦兮切頁碼第382頁,第9字續丁孫
谿
異體豀
山瀆无所通者。从谷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苦兮反頁碼第928頁,第6行,第1字述
山瀆無所通者。從谷奚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俗作溪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苦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78頁,第6字許惟賢第991頁,第8字
山𨽍無所通者。
段注𨽍各本作瀆。今正。《𨸏部》曰:𨽍,通溝也。讀若洞。古文作豄。《釋山》曰:山豄無所通,谿。然則許作𨽍明矣。
从谷。奚聲。
段注苦兮切。十六部。
谿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755頁,第7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964頁,第2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727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500頁,第8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453頁,第8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666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818頁,第2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5643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2428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300頁,第6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481頁,第6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4016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294頁【補遺】第1771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260頁,第5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996頁【崇文】第398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31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303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58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