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画

4

rcpi

yhe

pdxw

32304

7画

4

3354454

半包围结构

基本区U+8FD4

指反复,引申为回返。往返。返航,在姓名中不管在哪里都会思念家乡之意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05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4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1238頁,第8

廣韻》:甫遠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府遠切,𡘋音反。說文》:還也。玉篇》:復也。前漢・董仲舒傳》:返之于天。【註】謂還歸之也。又,〈伍被傳〉:往者不返。【註】言不復來也。

又,叶補臠切,音扁。〈秦嘉傳〉:遣車迎子還,空去復空返;憂來如循環,匪席不可卷。

又,叶孚絢切,翻去聲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重閨幽闥,轉相逾延;望䆗窱以徑庭,眇不知其所返。延讀去聲。韻會》:通作反。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1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2頁,第34

《秦嘉傳》遣車迎子還,空去復空返。

謹按此係秦嘉詩,傳改詩。

注解

〔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返〕字拼音是fǎ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反

〔返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,反声。字本作“反”。本义是回归,返回。

〔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ǎn] ⑴ 回,归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返的意思

fǎnㄈㄢˇ

基本解释

回,归。往~。~航。~工。~青(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,由黄转绿并恢复生长)。~销。~修。~还( huán )。流连忘~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辵,反声。字本作“反”。本义:回归,返回。

2.同本义。

return; go back;

返,还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返,归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祖伊返。 —— 《书·西伯勘黎》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 —— 唐· 崔颢《黄鹤楼》公子往而臣不送,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。 —— 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。 —— 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返字本作“反”福禄来反。 —— 《诗·周颂·执竞》而反其侵地。 —— 《国语·齐语》

返命(办完事情后,回来复命);返书(回信);返棹(船只返回)

3.归还。

return;

其子长而返其璧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观表》俟汝至石头城,返汝簪。 —— 《搜神记》

返璧(送还别人馈赠的礼品);返金(退钱,还钱)

4.更换。

change;

返瑟而弦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慎人》

返瑟而弦(换瑟而弹奏);返嘴(反口,改口);返易(倒换,掉换)

5.通“反”。违反 。

violate;

返倒(违逆,抗拒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扶版切頁碼53頁,第20

返還也。从辵从反,反亦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祖甲返。」

𢓉

𢓉《春秋傳》返从彳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府晚反頁碼154頁,第7行,第1

𢓉還也。從辵、反,反亦聲。《商書》曰:「祖甲返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人行還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55頁,第1行,第1

《春秋傳》返從彳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扶版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86頁,第1許惟賢128頁,第3

𢓉還也。

段注返還曡韵。

从辵反。

段注反覆也。覆復同。

反亦聲。

段注扶版切。十四部。

《商書》曰:祖伊返。

段注《西伯戡黎》文。各本作祖甲。今依《集韵》訂。

《春秋傳》返从彳。

段注謂《左氏傳》也。《漢書》曰:《左氏》多古字古言。許亦云:左𠀌明述《春秋傳》以古文。今《左氏》無𢓉字者。轉寫改易盡矣。

白话解释

返,回还。字形采用“辵、反”会义,“反”也是声旁。《商书》上说:“祖甲返。”,这是《春秋传》中的“返”字,字形 采用“彳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從辵、反,反亦聲,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,《說文》或體作「」,從彳、反。字從「辵」或「彳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反」也是義符,依《說文》,「反」字本義為「覆也」,就是顛到反覆,「返」的「返回」義與「前往」正好相反,因此「返」從「反」為義符。「返」與「反」聲音相同,故此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返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02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151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127頁
4說文校箋第72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66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229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405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100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49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41頁,第28字
11標注說文第72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54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2493頁【補遺】第16358頁
14通訓定聲第285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54頁【崇文】第613頁
16說文句讀第206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388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90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