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

jìn ㄐㄧㄣˋ

15画

8

wypd

yog

niw

30301

11画

8

32411121454

左下包围结构

基本区U+9032

指前进,取名象征积极向上、勇于奋斗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17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9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3頁,第28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卽刃切,音晉。說文》:登也。玉篇》:升也。廣韻》:前也。禮・曲禮》:遭先生于道,趨而進。〈表記〉:君子三揖而進。【註】人之相見,三揖三讓,以升賔階。書・盤庚》:乃登進厥民。【疏】延之使前,而吿之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薦也。禮・儒行》:推賢而進達之。

又,《正韻》:效也。禮・樂記》:禮減而進,以進爲文。【註】自勉强也。易・乾卦》: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。

又,近也。禮・檀弓》:兄弟之子猶子也。蓋引而進之也。

又,進士。禮・王制》: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,以吿于王,而升諸司馬,曰進士。【註】進士,可進而受爵祿也。

又,特進。後漢・和帝紀》: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。【註】諸侯功德優盛,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。

又,與餕同。禮・祭統》:百官進徹之。【註】進同「餕」。

又,《字彙補》與盡同。列子・黃帝篇》:竭聰明,進智力。

又,通作薦。列子・湯問篇》:王薦而問之。【註】薦,猶進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徐刃切;《正韻》:齊進切 —— 𡘋與贐同,會禮也。史記・高帝紀》:蕭何爲主吏主進。【註】主賦斂禮錢也。師古曰:進,本作贐,聲轉爲進。

又,叶資辛切,音津。揚子《𤣥》:陽引而進,物出溱溱。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2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3頁,第15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郎刃切,音晉。

謹照原文郎改卽。

《列子・湯問篇》王薦而問之。〔註〕薦,猶進也。

謹照原文改穆王薦之,张註薦當作進。

《史記・高帝紀》蕭何爲主吏主進。〔註〕主賦斂禮錢也。師古曰,進,本作贐,聲轉爲進。

謹按所引係前漢書註,則正文亦當引前漢書。史記改前漢。

注解

〔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進〕字拼音是jì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隹

〔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n] ⑴ 向前;向上移动。《説文•辵部》:“進,登也。”《玉篇•辵部》:“進,前也。”《詩•大雅•常武》:“進厥虎臣,闞如虓虎。”鄭玄箋:“進,前也。”北齊劉晝《新論•閲武》:“吴王宫人教之戰陣,約之法令,迴還進退,盡中規矩。”⑵ 行。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進,行也。”《周禮•夏官•大司馬》:“徒銜枚而進。”鄭玄注:“進,行也。”又《考工記•輪人》:“進而眡之,欲其微至也。”鄭玄注:“進,猶行也。”⑶ 进;进步。《廣韻•震韻》:“進,善也。”《公羊傳•隱公元年》:“此其為可襃奈何?漸進也。”何休注:“去惡就善曰進。”《史記•樂書》:“禮謙而進,去進為文。”裴駆集解引鄭玄曰:“進者,謂自勉强也。”《文選•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因進距衰,表賢簡能。”李善注引薛綜曰:“進,善也。……言因其進則舉而用之。”唐杜甫《送十五弟侍御使蜀》:“喜弟文章進,添余别興牽。”⑷ 促进,增强。《商君書•農戰》:“壹則少詐而重居,壹則可以賞罰進也,壹則可以外用也。”《鹽鐵論•本議》:“願罷鹽鐵,酒榷、均輸,所以進本退末,廣利農業。”严复《原强》:“凡可以进是三者,皆所力行;凡可以退是三者,皆所宜废。” 又推崇,讚揚。明方孝孺《答王秀才書》:“退之以知道自居,而於董、賈獨抑之,相如獨進之。”⑸ 出仕。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治則進,亂則退,伯夷也。”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。”楊倞注:“進,仕。”宋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” 又上朝。《商君書•農戰》:“進則曲主,退則慮私。”⑹ 引进,举荐。《周禮•夏官•大司馬》:“進賢興功,以作邦國。”《吕氏春秋•論人》:“貴則觀其所進。”高誘注:“進,薦也。”唐李白《為宋中丞自薦表》:“臣聞古之諸侯進賢受上賞,蔽賢受明戮。”⑺ 提升;提拔。《書•君陳》:“進厥良,以率其或不良。”《漢書•孔光傳》:“退去貪殘之徒,進用賢良之吏。”《晋書•桓温傳》:“進温征討大都督,督司冀二州諸軍事。”⑻ 奉献,送上。《文選•宋玉〈高唐賦〉》:“進純犧,禱琁室,醮諸神,禮太一。”李善注:“進謂祭也。”《禮記•曲禮上》:“侍飲於長者,酒進則起。”唐皮日休《賤貢士》:“南越貢珠璣,西蜀進羅綺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九回:“但到處,聞劉豫州,皆争進飲食。”⑼ 靠近。《禮記•檀弓上》:“喪服,兄弟之子猶子也,蓋引而進之也。嫂叔之無服也,蓋推而遠之也。”鄭玄注:“或引或推,重親遠别。”⑽ 超过。《莊子•養生主》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進乎技矣。”成玄英疏:“進,過也。” 又《大宗師》:“夫孟孫氏盡之矣,進於知矣。”宣穎解:“其盡道過於知喪禮者。”《漢書•鼂錯傳》:“當此之時,三王之功不能進焉。”⑾ 进入。晋王嘉《拾遺記•秦始皇》:“子嬰寢於望夷之宫,夜夢有人身長十丈……駕朱馬而至宫門,云欲見秦王嬰,閽者許進焉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五回:“今大開城門,必有埋伏。我兵若進,中其計也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四十一回:“襲人進了房門,轉過集錦槅子,就聽的鼾齁如雷。”⑿ 收入的钱财。《史記•高祖本記》:“蕭何主吏,主進。”裴駆集解引文穎曰:“主賦斂禮進。” 又《吕不韋列傳》:“車乘進用不饒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進者,財也。”一说通“賮”。会礼之财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坤部》:“進,叚借為竇。”《漢書•高帝紀》:“主進。” 顔師古注:“進者,會禮之財也。字本作賮,又作贐,音皆同耳。古字假借,故轉而為進。” 又賭博之財。《字彙•辵部》:“賭博之財曰進,博勝得多曰厚進。”《漢書•游俠傳•陳遵》:“相隨博弈,數負進。”顔師古注:“進者會禮之財也,謂博所賭也。一説進,勝也。帝博而勝,故遂有所負。”清黄宗羲《兵部左侍郎蒼水張公墓誌銘》:“好與博徒遊,無以償博進。”⒀ 房屋分成的前后层次。《西遊記》第一回:“一層層深閣瓊樓,一進進珠宫貝闕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四回:“右邊一路,一間一間的房子,都有兩進又层。清嚴如煜《苗防備覽•城堡》:“外牆砌寬一尺,石二進;内牆砌寬一尺,石一進。”⒁ 效。《洪武正韻•震韻》:“進,效也。”⒂ 通“峻( jùn )”。高。《荀子•非十二子》:“士君子之容,其冠進,其衣逢。”俞樾平議:“進,讀為峻。峻,高也。言其冠高也。”⒃ 通“盡”。《字彙補•走部》:“進,與盡同。”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坤部》:“進,叚借為盡。”《列子•天瑞》:“終進乎?不知也。”張湛注:“進,當為盡。此書盡字例多作進也。” 又《黄帝》:“竭聰明,進智力。”⒄ 通“餕( jùn )”。祭祀后食其余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坤部》:“進,叚借為餃。”《禮記•祭統》:“百官進,徹之,下酸上之餘也。”鄭玄注:“進當為餕,聲之誤也。百官,謂有事於君祭者也。既餕,乃徹之而去。”⒅ 姓。《廣韻•震韻》:“進,又姓。出何氏《姓苑》。”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:“後漢有小黄門進儉。”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進的意思

jìnㄐㄧㄣˋ

基本解释

向前;向上移动。《説文•辵部》:“進,登也。”《玉篇•辵部》:“進,前也。”《詩•大雅•常武》:“進厥虎臣,闞如虓虎。”鄭玄箋:“進,前也。”北齊劉晝《新論•閲武》:“吴王宫人教之戰陣,約之法令,迴還進退,盡中規矩。”

行。《廣雅•釋詁一》:“進,行也。”《周禮•夏官•大司馬》:“徒銜枚而進。”鄭玄注:“進,行也。”又《考工記•輪人》:“進而眡之,欲其微至也。”鄭玄注:“進,猶行也。”

进;进步。《廣韻•震韻》:“進,善也。”《公羊傳•隱公元年》:“此其為可襃奈何?漸進也。”何休注:“去惡就善曰進。”《史記•樂書》:“禮謙而進,去進為文。”裴駆集解引鄭玄曰:“進者,謂自勉强也。”《文選•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因進距衰,表賢簡能。”李善注引薛綜曰:“進,善也。……言因其進則舉而用之。”唐杜甫《送十五弟侍御使蜀》:“喜弟文章進,添余别興牽。”

促进,增强。《商君書•農戰》:“壹則少詐而重居,壹則可以賞罰進也,壹則可以外用也。”《鹽鐵論•本議》:“願罷鹽鐵,酒榷、均輸,所以進本退末,廣利農業。”严复《原强》:“凡可以进是三者,皆所力行;凡可以退是三者,皆所宜废。” 又推崇,讚揚。明方孝孺《答王秀才書》:“退之以知道自居,而於董、賈獨抑之,相如獨進之。”

出仕。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治則進,亂則退,伯夷也。”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。”楊倞注:“進,仕。”宋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” 又上朝。《商君書•農戰》:“進則曲主,退則慮私。”

引进,举荐。《周禮•夏官•大司馬》:“進賢興功,以作邦國。”《吕氏春秋•論人》:“貴則觀其所進。”高誘注:“進,薦也。”唐李白《為宋中丞自薦表》:“臣聞古之諸侯進賢受上賞,蔽賢受明戮。”

提升;提拔。《書•君陳》:“進厥良,以率其或不良。”《漢書•孔光傳》:“退去貪殘之徒,進用賢良之吏。”《晋書•桓温傳》:“進温征討大都督,督司冀二州諸軍事。”

奉献,送上。《文選•宋玉〈高唐賦〉》:“進純犧,禱琁室,醮諸神,禮太一。”李善注:“進謂祭也。”《禮記•曲禮上》:“侍飲於長者,酒進則起。”唐皮日休《賤貢士》:“南越貢珠璣,西蜀進羅綺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九回:“但到處,聞劉豫州,皆争進飲食。”

靠近。《禮記•檀弓上》:“喪服,兄弟之子猶子也,蓋引而進之也。嫂叔之無服也,蓋推而遠之也。”鄭玄注:“或引或推,重親遠别。”

超过。《莊子•養生主》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進乎技矣。”成玄英疏:“進,過也。” 又《大宗師》:“夫孟孫氏盡之矣,進於知矣。”宣穎解:“其盡道過於知喪禮者。”《漢書•鼂錯傳》:“當此之時,三王之功不能進焉。”

进入。晋王嘉《拾遺記•秦始皇》:“子嬰寢於望夷之宫,夜夢有人身長十丈……駕朱馬而至宫門,云欲見秦王嬰,閽者許進焉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五回:“今大開城門,必有埋伏。我兵若進,中其計也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四十一回:“襲人進了房門,轉過集錦槅子,就聽的鼾齁如雷。”

收入的钱财。《史記•高祖本記》:“蕭何主吏,主進。”裴駆集解引文穎曰:“主賦斂禮進。” 又《吕不韋列傳》:“車乘進用不饒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進者,財也。”一说通“賮”。会礼之财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坤部》:“進,叚借為竇。”《漢書•高帝紀》:“主進。” 顔師古注:“進者,會禮之財也。字本作賮,又作贐,音皆同耳。古字假借,故轉而為進。” 又賭博之財。《字彙•辵部》:“賭博之財曰進,博勝得多曰厚進。”《漢書•游俠傳•陳遵》:“相隨博弈,數負進。”顔師古注:“進者會禮之財也,謂博所賭也。一説進,勝也。帝博而勝,故遂有所負。”清黄宗羲《兵部左侍郎蒼水張公墓誌銘》:“好與博徒遊,無以償博進。”

房屋分成的前后层次。《西遊記》第一回:“一層層深閣瓊樓,一進進珠宫貝闕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四回:“右邊一路,一間一間的房子,都有兩進又层。清嚴如煜《苗防備覽•城堡》:“外牆砌寬一尺,石二進;内牆砌寬一尺,石一進。”

效。《洪武正韻•震韻》:“進,效也。”

通“峻( jùn )”。高。《荀子•非十二子》:“士君子之容,其冠進,其衣逢。”俞樾平議:“進,讀為峻。峻,高也。言其冠高也。”

通“盡”。《字彙補•走部》:“進,與盡同。”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坤部》:“進,叚借為盡。”《列子•天瑞》:“終進乎?不知也。”張湛注:“進,當為盡。此書盡字例多作進也。” 又《黄帝》:“竭聰明,進智力。”

通“餕( jùn )”。祭祀后食其余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坤部》:“進,叚借為餃。”《禮記•祭統》:“百官進,徹之,下酸上之餘也。”鄭玄注:“進當為餕,聲之誤也。百官,謂有事於君祭者也。既餕,乃徹之而去。”

姓。《廣韻•震韻》:“進,又姓。出何氏《姓苑》。”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:“後漢有小黄門進儉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卽刃切頁碼52頁,第28

進登也。从辵,閵省聲。

附注高鴻晉《字例》:「(甲骨文)字从隹,从止,會意。止即脚,隹脚能進不能退,故以取意……周人變為隹辵,意亦同。不當為形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子印反頁碼152頁,第6行,第1

進登也。從辵,閵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卽刃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81頁,第7許惟賢126頁,第3

進登也。从辵。閵省聲。

段注卽刃切。十三部。

白话解释

进,向上登高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采用省略了“門”的“閵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從止、從隹;金文從辵、從隹,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《說文》以為「進,登也。从辵、閵省聲。」據此,「進」為省聲字。古文字學家則或以為「進」字從隹辵會意,鳥類飛行只能向前進;或以為從「隹」為聲符。據古文字學家之說,此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進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00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148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126頁
4說文校箋第70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65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223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9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98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34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40頁,第25字
11標注說文第70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538頁,第4字
13說文詁林第2463頁【補遺】第16351頁
14通訓定聲第3294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151頁【崇文】第601頁
16說文句讀第202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340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83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