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画

9

jqwp

yapv

wkry

36302

12画

9

251135345454

半包围结构

基本区U+904F

指阻止、遏制。抑制;阻止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21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1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5頁,第18

唐韻》:烏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阿葛切,𡘋音閼。爾雅・釋詁》:遏,止也。【註】以逆相止曰遏。廣韻》:絕也。易・大有》:君子以遏惡揚善。書・武成》:以遏亂略。【註】遏,絕亂謀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逮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東齊曰遏,言相及也。

又,與按通。詩・大雅》:以按徂旅。孟子》作遏。

又,叶許竭切,音歇 —— 通作曷。詩・商頌》「則莫我敢曷」,叶截烈。【註】曷遏通。

又,叶于歇切,音謁。後漢・崔駰・反都賦》:勒威赫斯,果秉其鉞;如川之流,動不可遏。

注解

〔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遏〕字拼音是è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曷

〔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曷声。本义是抑制;阻止,阻拦。

〔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è] ⑴ 阻止⑵ 古同“害”:“无~尔躬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遏的意思

èㄟˋ

基本解释

阻止。~止。~制。~抑。怒不可~。

古同“害”:“无~尔躬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曷声。本义:抑制;阻止,阻拦。

2.阻止。

stop;

遏,止也。 —— 《尔雅·释诂》君子以遏恶扬善。 —— 《易·大有卦》夏王率遏众力。 —— 《书·汤誓》胜殷遏 刘。 —— 《诗·周颂·武》式遏寇虐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 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锄其直,遏其生气。 —— 清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。 —— 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

遏捺(按捺,遏止);遏密(指皇帝死后禁绝演奏作乐);遏讼(阻止诉讼);遏塞(阻塞);遏刘(抑制暴乱,阻止杀伐)

3.断绝。

cut off;

四海遏密八音。 —— 《书·舜典》

遏佚(断绝;丧失);遏绝(诛灭;灭绝)

4.阻击;抵御 。

block; check;

遏截(邀截;拦截);遏夺(拦路抢劫);遏御(阻挡防御)

5.伤害。

harm;

命之不易,无遏尔躬。 —— 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
6.遮拦;遮蔽。

shelter;

扑击遏夺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·安死》片善亦不遏。 —— 孟郊《投所知》

遏阳(遮阳);遏逸(掩盖和丢弃);遏隐(遮掩;掩盖)

名词

weir以嘉平二年,立遏于水…遏高一丈,东西长三十丈,南北广七十余步。——《水经注·鲍丘水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烏割切頁碼54頁,第36

遏微止也。从辵曷聲。讀若桑蟲之蝎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厄渴反頁碼158頁,第4行,第1

遏微止也。從辵曷聲。讀若桑蟲之蝎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繳繞使止也,故《博物志》曰:『響遏行雲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烏割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5頁,第3許惟賢132頁,第11

遏微止也。

段注《釋詁》。遏止也。按微者細密之意。

从辵。曷聲。讀若桑蟲之蝎。

段注之字衍。烏割切。十五部。桑蟲蝎見《虫部》。蜀也。亦名蝤蠐。

白话解释

遏,阻止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曷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辵、曷聲,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曷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曷」字本義為「何也」,古文字學家或以為是「被割下來的果實」,無論依那一說都與「遏」義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遏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05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15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130頁
4說文校箋第74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69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237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42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04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6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43頁,第6字
11標注說文第74頁,第17字
12說文注箋第566頁,第4字
13說文詁林第2550頁【補遺】第16370頁
14通訓定聲第2658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159頁【崇文】第633頁
16說文句讀第215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443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200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