邶

bèi ㄅㄟˋ

12画

5

uxbh

lmpnl

tiry

17127

7画

5

2113552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90B6

基本字义 ● 邶 bèi ㄅㄟˋ  ◎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。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40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0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6頁,第11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蒲昧切;《正韻》:步昧切,𡘋音佩。說文》:故商邑,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。詩・邶風・小序》:武王克商,分朝歌而北謂之邶。

又,《集韻》:補昧切,音背 —— 齊地名。左傳・襄二十八年》:齊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,與商之邶名同地異。

廣韻》同「鄁」。

注解

〔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邶〕字拼音是b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北、⻏

〔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èi]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邶的意思

bèiㄅㄟˋ

基本解释
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古国名 Bei state。周武王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此,约相当于今河南省淇县以北,汤阴县东南一带地方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補妹切頁碼208頁,第13

邶故商邑。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。从邑北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補妹反頁碼534頁,第1行,第1

邶故商邑,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。從邑北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字書》:「紂都城北曰邶;南曰鄘;東曰衛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補妹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151頁,第1許惟賢507頁,第1

邶故商邑。

段注商,畿內之地也。邑,國也。《商頌》曰:商邑翼翼。

自河內朝歌㠯北是也。

段注河內朝歌,二志同。《前志》曰:朝歌,紂所都。詩諩曰:邶庸衞者,商紂畿內方十里之地。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爲殷後。三分其地置三監。使管叔,蔡叔,霍叔尹而敎之。自紂城而北謂之邶。南謂之庸。東謂之衞。後三監導武庚叛。成王殺武庚。伐三監。更於此三國建諸矦。封康叔於衞。使爲之長。後世子孫稍幷彼二國。混而名之。從其國本而異之。爲邶庸衞之詩焉。故邶城在今河南衞輝府府東北。《通典》曰:故庸城在新鄉縣縣西南三十二里。

从邑。北聲。

段注補妹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邶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10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527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408頁
4說文校箋第264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255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914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158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40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35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62頁,第7字
11標注說文第261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210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6609頁【補遺】第16983頁
14通訓定聲第82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554頁【崇文】第2213頁
16說文句讀第842頁
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28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634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