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画

4

dwwy

moog

ggnn

71215

12画

4

133232411121

半包围结构

基本区U+96C1

指大雁。取名寓意胸怀壮志,前程远大。大雁,雁行。在名字中多指人志向远大,有理想,有目标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66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4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3頁,第25

唐韻》:五宴切;《集韻》:魚㵎切,𡘋音贗。說文》:鳥也。从隹、从人,厂聲,讀若鴈。【註】徐鉉曰:雁,知時鳥。大夫以爲摯,昏禮用之,故从人。爾雅・釋鳥》:鳧,雁𨢄詩・邶風》:雝雝鳴雁。餘詳鳥部鴈字註。

注解

〔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隹部

〔雁〕字拼音是yà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厂、倠

〔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隹( zhuī ),从人,厂( hǎn )声,隹,短尾鸟。厂,石山之涯岩,也有表意作用。本义是鸟名。

〔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àn] ⑴ 鸟类的一属,形状略像鹅,群居水边,飞时排列成行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雁的意思

yànㄧㄢˋ

基本解释

鸟类的一属,形状略像鹅,群居水边,飞时排列成行。~行( háng )。~序。~阵(雁行整齐,如同军队布阵)。~过拔毛(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隹( zhuī ),从人,厂( hǎn )声,隹,短尾鸟。厂,石山之涯岩,也有表意作用。本义:鸟名。

2.鸟类的一属,形状略像鹅,颈和翼较长,足和尾较短,羽毛淡紫褐色,善于游泳和飞行。

wild goose;

雁,雁鸟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纳采纳吉,请期皆用雁。 —— 《仪礼·士昏礼》下大夫相见以雁。 —— 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朔风飘胡雁,惨澹带沙砾。 —— 唐· 杜甫《遣兴五首》

雁塔题名(借指考中进士);雁杳鱼沉(雁字鱼书。杳无音信);雁天(雁至秋而南翔,故称秋天为雁天);雁户(指漂泊异乡居处无定的民户。雁因时迁徙,故以雁为喻);雁奴(在雁群中专司警戒的雁);雁字(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。雁群飞行时,常排成“一”字或“人”字形,故云。也指官吏的排班);雁臣(指外帮的臣子朝觐有时,如雁的往返有定候)

3.代书信 。

letter;

雁帛(指书信);雁逝鱼沈(音讯断绝)

形容词

通“赝”。伪造的,假的 false鲁以其雁往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。曾廷枚云:“真赝,本作真雁,后人加贝。”浸渍数日,漆絮败溃,雁迹尽露。——宋· 王明清《挥尘后录》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晏切頁碼112頁,第19

雁鳥也。从隹从人,厂聲。讀若鴈。

鉉注臣鉉等曰:雁,知時鳥。大夫以爲摯,昬禮用之。故从人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與《鳥部》鴈別。鴈从鳥為䳘;雁从隹為鴻雁……經典鴻雁字多作鴈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七反切迎諫反頁碼294頁,第6行,第1

雁鳥也。從隹,從人厂聲。讀若鴈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後語》楚有昭雁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晏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569頁,第3許惟賢254頁,第11

雁雁鳥也。

段注此與《鳥部》鴈別。鴈从鳥爲䳘雁从隹爲鴻雁。禮舒鴈當作舒雁。謂雁之舒者。以別於眞雁也。舒雁謂之鴈。猶舒鳧謂之鶩也。《經典》鴻雁字多作鴈。《毛傳》曰:大曰鴻。小曰鴈。按鴻,大也。非鳥名。

从隹。从人。

段注雁有入道。人以爲摯。故从人。

厂聲。

段注呼旱切。雁五晏切。十四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鴻雁也。鴈,鶩也(即野鴨)。

白话解释

雁,一种徙鸟。字形采用“隹、人”作边旁,“厂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二例,後例作,由「人」、「隹」、「厂」三字構成。前例從隹、厂聲(雀去「人」)。從人,示其群飛行呈人字形。從隹,示其為鳥類之義。從厂,聲符,注明音讀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。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雁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21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300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235頁
4說文校箋第149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143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503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867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03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73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89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146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111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043頁【補遺】第16603頁
14通訓定聲第2848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294頁【崇文】第1173頁
16說文句讀第426頁
17說文新證第288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160頁,第4字
19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117頁,第2字
20古字釋要第379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