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

biē ㄅㄧㄝ

23画

12

umio|itqo

fknwf

kvmr

98336

22画

11

4325234313435251214444

上下结构

基本区U+9C49

俗称王八。同“鳖”。生僻字,慎用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3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477頁,第31

標點整理本: 第1475頁,第17

廣韻》:幷列切;《集韻》:必列切 —— 𡘋與鼈同。干祿字書》:鱉通鼈。易・說卦》:離爲鱉。【釋文】鱉,本又作鼈。莊子・秋水篇》:東海之鱉。【音義】鱉,亦作𪔀

注解

〔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鱉〕字拼音是bi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敝、魚

〔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ē] ⑴ 爬行動物,生活在水中,形狀像龜,背甲上有軟皮,無紋。肉可食,甲可入藥。亦稱“甲魚”、“團魚”;有的地區稱黿;俗稱“王八”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鱉的意思

biēㄅㄧㄝ

基本解释

爬行動物,生活在水中,形狀像龜,背甲上有軟皮,無紋。肉可食,甲可入藥。亦稱“甲魚”、“團魚”;有的地區稱黿;俗稱“王八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幷列切頁碼451頁,第2

鼈甲蟲也。从𪓑敝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并列切頁碼1058頁,第5行,第2

鼈甲蟲也。從黽敝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幷列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715頁,第3許惟賢1181頁,第5

鼈甲蟲也。

段注《考工記》注。外骨,龜屬。內骨,蟞屬。按鼈骨較龜稍內耳。實介屬也。故《周易》鼈蟹蠃蚌龜爲一屬。

从黽。敝聲。

段注幷列切。十五部。

鼈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92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1148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855頁
4說文校箋第598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534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1981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32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65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43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56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574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473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3107頁【補遺】第17972頁
14通訓定聲第2354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84頁【崇文】第4733頁
16說文句讀第1956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139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239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