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540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78頁,第4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76頁,第32字
音《廣韻》:胡遘切;《集韻》:下遘切,𡘋音𠋫 —— 魚名。似蟹,有子可爲醬。《山海經註》:鱟魚,形如惠文冠,靑黑色,十二足,長五六尺,似蟹,雌常負雄,漁子取之,必得其雙。子如麻子,南人爲醬。《嶺表異錄》:雄小雌大,水中雄者浮,雌者沉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乗鱟黿鼉。
义又號鱟媚。郭璞〈江賦〉:蜦䗚鱟媚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烏酷切,音沃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許𠋫切,音詬。又,《集韻》:乙角切,音渥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鱟〕字拼音是h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𦥯、魚。
〔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òu] ⑴ 節肢動物,甲殼類,生活在海中,尾堅硬,形狀像寶劍。肉可食⑵ 〔~蟲〕節肢動物。俗稱“水鱉子”、“王八魚”。⑶ 方言,虹。
五行相同的字
更多鱟的意思
鱟鲎
hòuㄏㄡˋ基本解释
①節肢動物,甲殼類,生活在海中,尾堅硬,形狀像寶劍。肉可食。~帆(鱟腹部甲殼可以上下翹動,上舉時,稱“鱟帆”)。
②〔~蟲〕節肢動物。俗稱“水鱉子”、“王八魚”。
③方言,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