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43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12頁,第4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70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:苦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傾畦切,𡘋音奎。《說文》:目不相視也。《玉篇》:目少精也。《六書故》:反目也,因之爲睽乖。《易・序卦》:睽者,乖也。〈雜卦〉:睽,外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涓畦切,音圭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異也。《唐書・柳宗元傳》:睽焉而鬭。《宋史・沈起傳》:內自睽疑。
义又,張目貌。韓愈〈鄆州谿堂〉詩:萬目睽睽。
义又,楚邑名。《左傳・僖二十七年》: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其季切,音悸 —— 睽睢,張目貌。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:顄顤顟而睽睢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本作
注解
〔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睽〕字拼音是ku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癸。
〔睽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目,癸声。本义是两眼不看一地方。
〔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í] ⑴ 不顺,乖离⑵ 孤独。⑶ 〔~~〕张大眼睛注视的样子,如“众目~~”。⑷ 同“暌”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𠊾的意思
基本释义
𠊾
◎同“睽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其季切頁碼第262頁,第28字續丁孫
𠋳
異體𠊾
𠊾,左右兩視。从人𤼩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岐季反頁碼第675頁,第6行,第2字述
𠊾,左右兩視。從人癸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其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04頁,第2字許惟賢第660頁,第5字
𠊾,
段注此複舉字之未刪僅存者。
左右兩視。
段注兩葢古本作㒳。《目部》曰:睽,目不相聽也。𠊾卽睽之或字耳。
从人。癸聲。
段注其季切。十五部。
𠊾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16頁,第1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661頁,第8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04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35頁,第6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17頁,第14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147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959頁,第3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051頁,第2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695頁,第3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5頁,第5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9頁,第4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04頁,第2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111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24頁,第2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696頁【崇文】第2781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77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72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775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