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亅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1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5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頁,第40字
音《唐韻》:鉏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仕吏切,𡘋音示 —— 大曰政,小曰事。《廣韻》:使也、立也、由也。《釋名》:事,偉也;偉,立也 —— 凡所立之功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三事,正德、利用、後生㊟〔「後生」應作「厚生」,三事即正德、利用、厚生〕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三事大夫,莫肯夙夜。【註】三公也。
义又,《詩・大雅》:三事就緒。【註】三農之事也。
义又,奉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年長以倍,則父事之。
义又,營也、治也。《史記・曹參世家》: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側吏切 —— 事刃與倳、剚同。別見人部倳字註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逝支切,音時。蔡邕詞:帝曰休哉,命公三事;乃耀柔嘉,是式百司。
音又,叶詩紙切,音始。《詩・召南》「于以用之,公侯之事」,叶沚。又,叶疎語切,書上聲。《韓非子・揚權篇》:使雞司夜,令狸執鼠;皆用其能,上乃無事。
音又,叶常御切,音樹。《易林》:雖慍不去,復職內事。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上 部首:亅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37頁,第12字
《書・大禹謨》三事正德,利用後生。
謹按後字誤刊。三事與下文六字亦不連。謹照原文改爲六府三事允治。
注解
〔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亅部。
〔事〕字拼音是shì,上下结构。
〔事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史,之省声。史,掌管文书记录。甲骨文中与“吏”同字。本义是官职。
〔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⑵ 变故⑶ 职业⑷ 关系和责任⑸ 办法⑹ 做,治⑺ 服侍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𠭆的意思
基本释义
𠭆
1shìㄕˋ◎拼音shì。同“事”。
𠭆
2◎同“吏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鉏史切頁碼第91頁,第1字續丁孫
𠭏
異體叓、事
職也。从㕜,𡳿省聲。
𠭆
古文事。
附注按:古文字事、使、史、吏本為一字,後分化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側字反頁碼第248頁,第2行,第1字述
職也。從㕜,之省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亦取於正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48頁,第2行,第2字述
古文事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則之字不省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鉏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464頁,第4字許惟賢第209頁,第4字
職也。
段注㬪韵。職,記微也。古假借爲士字。《鄭風》曰:子不我思。豈無他事。毛曰:事,士也。今本依傳改經。又依經改傳。而此傳不可通矣。
从史。𡳿省聲。
段注鉏史切。一部。
古文事。
段注鍇曰:此則之不省。
白话解释
事,当差。字形采用“史”作边旁,声旁“屮”是“止”的省略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事”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例,前者作,像從又,持獵叉之形;後者作,所持乃獵叉之省形。金文承前例,上體伸出。戰國文字之形承自金文,上體末端左折,中路叉體增一橫畫。篆文之形承自金文;古文上體與「又」分開,中路叉體變作「」形。隸書之形承自篆文,而曲筆變作直筆。楷書沿之隸書之形,中豎筆下端鉤起以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案:古文事、吏、史同源,甲文第二例,隸定或作「史」。金文隸定或作「吏」。三字古文疊韻,義亦相通。「事」引申而為「史」事、「吏」職。有學者以為「事」、「吏」同字,均為「史」的分化字。「史」字上端加一「」形為分化符號(《甲骨文字釋林》,P.446),可備一說。
事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180頁,第3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251頁,第6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199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23頁,第3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17頁,第1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414頁,第1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708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1660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603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73頁,第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22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906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3502頁【補遺】第16520頁【後編】第14856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633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249頁【崇文】第993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352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214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481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315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