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画

5

udkf

tkr

uagj

8画

5

43113251

上下结构

扩展BU+20C25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5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23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991頁,第11

唐韻》:而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日灼切,𡘋音弱。說文》:若,擇菜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杜若,香草。楚辭・九歌》:采芳洲兮杜若。夢溪筆談》:杜若,卽今之高良薑。

又,順也。書・堯典》:欽若昊天。【傳】敬順也。詩・小雅》:曾孫是若。

又,汝也。儀禮・士昏禮》:勗帥以敬,先妣之嗣,若則有常。〈晉語〉:晉文公謂勃鞮曰: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,命曰三日,若宿而至。

又,如也。書・盤庚》:若網在綱。

又,乃也。〈周語〉:必有忍也,若能有濟也。

又,語辭。儀禮・士相見禮》:君若降送之,則不敢顧。【疏】若者,不定之辭也。

又,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民年九十以上,爲復子若孫。【註】若者,豫及之辭也。

又,若若,垂貌。前漢・石顯傳》:印何纍纍,綬若若𫆀

又,《莊子・秋水篇》:向若而歎。【註】若,海神。

又,歲名。爾雅・釋天》:太歲在丑曰赤奮若。

又,若木。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若木在建木西。楚辭・天問》:若華何光。【註】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。

又,水名。水經注》:若水東南流,鮮水注之。

又,姓。正字通》:漢下邳相若章。

又,《廣韻》:人者切,音惹 —— 乾草也。

又,般若,梵語謂智慧也。晉書・曇霍傳》:霍持一錫杖,令人跪曰:此是波若眼。

又,《韻會》:浮屠所居,西域謂之蘭若。柳宗元文:蘭若眞公。【註】官賜額者爲寺,私造者爲招提、蘭若。

又,人賒切,音婼 —— 蜀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若屬南郡,《春秋傳》作鄀,《唐韻古音》讀汝。三略》:尊𤰞相若,强弱相虜。古人讀若字爲汝,故傳記之文,多有以若爲汝者。史記・項羽本紀》云吾翁卽若翁,《漢書》云吾翁卽汝翁,此可據也。

注解

〔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ruò、rě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右

〔若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女人跪着,上面中间象头发,两边两只手在梳发,表示“顺从”。本义是顺从。

〔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uò] ⑴ 如果,假如⑵ 如,像⑶ 你,汝⑷ 约计⑸ 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⑹ 顺从:“曾孙是~。”⑺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叹。”⑻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⑼ 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~芳”。~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⑽ 文言句首助词,常与“夫”合用:“~夫阴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⑾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,表示事物的状态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~”。 [rě] ⑴ 〔般若〕见“般3”。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𠰥的意思

基本释义

𠰥

ruòㄖㄨㄛˋ

1.同“若”。

2.拼音ruò。

3.中国人名用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