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99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62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28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:古莖切;《韻會》:古庚切;《正韻》:古衡切,𡘋音更。《說文》:犂也。古者井田,故从井。《易・无妄》:六二不耕穫、不葘畬,則利有攸往。《禮・王制》: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;九年耕,必有三年之食。《山海經》:稷之孫曰叔均,是始作牛耕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凡致力不怠,謂之耕。又,假它事代食,若力田然,亦曰耕。揚子《法言》:耕道得道,獵德得德,是獲饗也。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。《拾遺記》:賈逵門徒來學,不遠千里,獻粟盈倉。或云:逵非力耕,所謂舌耕也。任彥昇〈薦士表〉:既筆耕爲養。《唐書・王勃傳》:心織而衣,筆耕而食。《宋史・王韶傳》:家酷貧,執卷不輟。家人誚其不耕。韶曰:我嘗目耕。
义又,人名。《史記・仲尼弟子傳》:司馬耕,字子牛。
义又,鬼名。《山海經》:東南三百里曰豐山,神耕父處之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囚耕父於淸冷。【註】耕父,旱鬼。
义又,鳥名。《山海經》: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,有鳥焉,其狀如鵲,靑身、白喙,白目、白尾,名曰靑耕,可以禦疫。
义又,琴曲名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嘉曾氏之歸耕兮。【註】琴操曰:歸耕者,曾子之所作也。
注解
〔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耒部。
〔耕〕字拼音是g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耒、井。
〔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耒( lěi ),井声。从“耒”,表示与耕作有关。本义是犁田。
〔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ēng] ⑴ 用犁把土翻松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𦓮的意思
基本释义
𦓮
◎同“耕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莖切頁碼第137頁,第11字續丁孫
𦓮
異體耕
犂也。从𣐇丼聲。一曰古者井田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會意包形聲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戰國楚文字郭店竹簡从又力田(或口力田),會耕田之意。也許是跟『男』字很像,為了避免混淆,所以把耕字改造成形聲字,从耒,井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根橫反頁碼第355頁,第1行,第1字述
犁也。從耒井聲。一曰古者井田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莖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733頁,第1字許惟賢第326頁,第1字
𤛿也。
段注《牛部》曰:𤛿,耕也。人用以發土。亦謂之耕。
从耒丼。
段注會意包形聲。古莖切。十一部。
古者井田。故从井。
段注此說從井之意也。巳上十字依《韵會》所據鍇本。
白话解释
耕,犁地。字形采用“耒”作边旁,“井”是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古代农人耕的是井田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字形像從又持力以犁田(力為耕田農具的耜,用來翻鬆田土),字形或從口、從力、田會意,從口,指勞動時呼喊的聲音。以字形近於「力田為男」的關係,篆文字形類化為從耒、井聲。從耒,表示犁田農具;井聲,聲兼義,表示井田。古代實施井田制度,以八家為一井,中央為公田,四周為私田。春耕的時候,八家先共同耕耘公田,耕畢再耕耘私田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耕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274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366頁,第5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28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182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172頁,第2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617頁,第2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1083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2517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902頁,第1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110頁,第2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9頁,第7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1413頁,第1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4713頁【補遺】第16697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02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368頁【崇文】第1469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541頁 |
17 | 說文新證 | 第363頁,第1字 |
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590頁,第1字 |
19 | 古字釋要 | 第451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