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719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36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10頁,第1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七人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雌人切,𡘋七平聲。《廣韻》:愛也。《孝經・序》:親譽日著。【註】慈愛之心曰親。《荀子・不苟篇》:交親而不比。【註】親謂仁恩。〈周語〉:慈惠保民,親也。
义又,近也。《易・乾卦》: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。
义又,《增韻》:躬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勿躬勿親。【箋】言不躬而親之也。《禮・文王世子》:世子親齊𤣥而養。【註】親猶自也。
义又,《釋名》:襯也,言相隱襯也。《增韻》:姻也。《禮・大傳》:親者,屬也。【疏】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。《左傳・昭十四年》:祿勳合親。【杜註】親,九族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以隂禮敎親,則民不怨。【註】謂男女之禮,婚姻以時,則男不曠,女不怨。
义又,六親:父、母、兄、弟、妻、子也。《管子・牧民篇》:上服度則六親固。又,《前漢・禮樂志》〔註〕:如淳曰:父子、從父昆弟、從祖昆弟、曾祖昆弟、族昆弟爲六親。
义又,姓。《史記・孟嘗君傳》:齊王逐周最,而聽親弗。【註】親弗,人姓名。《戰國策》作祝弗。
义又,通作新。《大學》:在親民。【程註】親,當作新。
音又,《唐韻》:七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七刃切;《正韻》:寸遴切,𡘋七去聲。《左傳・桓二年》:庶人工商,各有分親。【註】以親疏爲分別。【釋文】有平去兩音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親家也。《集韻》:婚姻相謂爲親。
音又,叶蒼先切,音千。楊方〈合歡〉詩:磁石引長針,陽燧下焱煙;宮商聲相和,心同自相親。
义《字彙》:古从𣐽,今省作亲。《集韻》或作媇、儭。〇【按】《字彙補》又作𧠍、𧠸、𧡘,非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:見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6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9頁,第51字
《詩・小雅》勿躬勿親。
謹照原文改爲弗躬弗親。
注解
〔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見部。
〔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īn、q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亲、見。
〔親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見,親( shēn )聲。“見”與“至”義相通。本义是親愛。
〔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n] ⑴ 有血統或夫妻關係的⑵ 婚姻⑶ 因婚姻聯成的關係⑷ 稱呼同一地方的人⑸ 本身,自己的⑹ 感情好,關係密切⑺ 用嘴脣接觸表示喜愛㈡ [qìng] ⑴ 〔~家〕夫妻雙方的父母彼此的關係或稱呼(“家”讀輕聲)。
笔画相同的字
更多𧡿的意思
基本释义
𧡿
◎同“親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七人切頁碼第285頁,第11字續丁孫
𧡿
異體親、𧡘
至也。从見𣓀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李斯刻石文作親,左省一畫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七鄰反頁碼第720頁,第5行,第1字述
至。從見亲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密,至也。亲音榛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七人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635頁,第1字許惟賢第716頁,第12字
至也。
段注《至部》曰:到者,至也。到其地曰至。情意懇到曰至。父母者,情之冣至者也。故謂之親。
从見。𣐽聲。
段注七人切。十二部。李斯刻石文作親。左省一畫。
字形解说
金文左「辛」右「見」,意為探視犯罪受刑的人。戰國文字一個與金文相近似;另一個左邊加「木」。篆文從見、亲(ㄑㄧㄣ qīn)聲。從「見」,表示看、探視的意思;「亲」表示音讀,也兼有罪犯的意思。隸書、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親字的相关索引
# | 书籍 | 索引 |
---|---|---|
1 | 汲古閣本 | 第561頁,第2字 |
2 | 陳昌治本 | 第713頁,第7字 |
3 | 黃侃手批 | 第543頁 |
4 | 說文校箋 | 第364頁,第10字 |
5 | 說文考正 | 第344頁,第9字 |
6 | 說文今釋 | 第1239頁,第4字 |
7 | 說文約注 | 第2121頁,第1字 |
8 | 說文探原 | 第4311頁,第1字 |
9 | 說文集注 | 第1833頁,第2字 |
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2頁,第8字 |
11 | 標注說文 | 第354頁,第15字 |
12 | 說文注箋 | 第2957頁,第3字 |
13 | 說文詁林 | 第8689頁【補遺】第17308頁 |
14 | 通訓定聲 | 第3308頁,第1字 |
15 | 說文義證 | 第745頁【崇文】第2977頁 |
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67頁 |
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782頁,第2字 |
18 | 古字釋要 | 第829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