蛑

móu ㄇㄡˊ

12画

6

jcrh|jctg

liihq

izmb

53150

12画

6

251214543112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6D1

〔蝤蛑〕见“蝤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89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081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1054頁,第20

唐韻》:莫浮切;《韻會》:迷浮切;《正韻》:莫侯切,𡘋音侔。唐韻》:蝤蛑,似蟹而大。續博物志》:蝤蛑,大有力,能與虎鬬,螯能剪殺人。互見蝤字註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蟲》:莫貈,蟷螂,蛑。揚子《方言》:蟷螂,或謂之虰蛑。

集韻》作䗋。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26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8頁,第16

《爾雅・釋蟲》莫貈,蟷螂,蛑。

謹照原文螂改爲蜋。

《揚子・方言》蟷螂,或謂之虰蛑。

謹按方言虰下無蛑字,謹改爲疏莫貈,一名蟷蜋,一名蛑。

注解

〔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蛑〕字拼音是mó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牟

〔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óu] ⑴ 同“𧔨(蟊)”。食苗根的害蟲。《説文•蟲部》:“𧔨,蟲食艸根者。吏抵冒取民財則生。蛑,古文蟊。”⑵ 螳螂。《爾雅•釋蟲》:“莫貈,蟷蜋、蛑。”⑶ 見“蝤蛑”。《南齊書•張融傳》:“蟕蠵瑁蛑,綺貝繡螺。”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蛑的意思

móuㄇㄡˊ

基本解释

同“𧔨(蟊)”。食苗根的害蟲。《説文•蟲部》:“𧔨,蟲食艸根者。吏抵冒取民財則生。蛑,古文蟊。”

螳螂。《爾雅•釋蟲》:“莫貈,蟷蜋、蛑。”

見“蝤蛑”。《南齊書•張融傳》:“蟕蠵瑁蛑,綺貝繡螺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同“蟊”。食苗根的害虫 。

an insect destructive of the roots of seedlings;

蝥贼(食禾苗根的害虫;比喻危害大众的小人)

2.喻作残酷剥削人民的官吏。

cruel official;

蛑贼远屏,奸轨埽迹。 —— 《封丘令王元宾碑》

3.“蝤蛑”(即梭子蟹)的单称 。

portunid;

蛑螯(蟹钳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交切頁碼448頁,第19

𧔨

異體𧕑

𧔨蟲食艸根者。从蟲,象其形。吏抵冒取民財則生。

鉉注徐鍇曰:「唯此一字象蟲形,不从矛,書者多誤。」

蝥蟊或从敄。

鉉注臣鉉等按:虫部已有莫交切,作螌蝥蟲。此重出。

蛑古文蟊从虫从牟。

附注徐鍇繫傳:「唯此一字象蟲形,不从矛,書者多誤。」段玉裁注:「謂上體象此蟲繚繞於苗幹之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莫浮切頁碼1055頁,第3行,第1

蛑蟲食艸根者。從蟲,象其形。吏抵冒取民財則生。

鍇注徐鍇曰:「唯此一字象蟲形,不從矛,書者多誤。」

反切莫交切頁碼1055頁,第4行,第1

蟊或從敄。

鉉注臣鉉等按:虫部已有,莫交切。作螌蝥蟲。此重出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55頁,第4行,第2

古文蟊從虫從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浮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702頁,第2許惟賢1176頁,第3

蛑蟲食艸𣒨者。

段注艸當作苗。《小雅》。去其螟螣。及其蟊賊。《釋蟲》。食苗𣒨,蟊。《毛傳》。食𣒨曰蟊。螟𧎢已見《虫部》。𧎢是介屬。螟𧎢𧝹屬。

从蟲。弔象形。

段注謂上體象此蟲繚繞於苗榦之形。與《䖵部》蠿蟊字从䖵矛聲不同也。今人則盡叚蟊爲之矣。莫浮切。三部。

吏抵冒取民財則生。

段注抵當作牴。觸也。冒者,冡而前也。吏不卹其民。彊禦而取民財,則生此。抵冒亦見《董仲舒傳》。冒古音茂。以㬪韵爲訓。

𧔨或从敄。

段注敄聲也。此則與《虫部》螌蝥同字。

古文𧔨。从虫。从牟。

段注牟聲。竹,邑相張君碑。蛑賊不起。凡漢人言侵牟皆蛑之叚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《左傅》「貪冒」,今音轉「貪墨」;《漢書》「侵牟」(牟或作蛑);墨與牟皆冒之借。

𧔨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88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1144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852頁
4說文校箋第596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532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1973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31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63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34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54頁,第20字
11標注說文第572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471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3063頁【補遺】第17966頁
14通訓定聲第1044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1178頁【崇文】第4709頁
16說文句讀第1948頁
17章授筆記第560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92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235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