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画

11

jipf

lifbg

ikjb

59114

17画

11

25121424345251121

左右结构

基本区U+87B3

〔螳螂〕昆虫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20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095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069頁,第9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徒郎切,音唐。說文》:螳螂也。禮・月令》:仲夏螳螂生。【註】螳螂,螵蛸母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螳螂謂之髦。【郭註】有斧蟲也,江東呼爲石蜋,又名齕肬。吳越春秋》:夫秋蟬登高樹,不知螳螂超枝緣條而稷其形。莊子・人閒世》:女不知夫螳螂乎,怒其臂以當車轍,不知其不勝任也。韓詩外傳》:齊莊公出獵,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。問其御,御曰:其爲蟲也,知進而不知退,不量力而輕就敵。

又,水名。水經注》:沂水又東南,螳螂水入焉。

又,縣名。華陽國志》:螳螂縣出銀、鉛、白銅、雜藥,有螳螂附子。

注解

〔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螳〕字拼音是t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堂

〔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áng] ⑴ 〔~螂〕昆虫,全身绿色或土黄色,头呈三角形,前脚呈镰刀状。捕食害虫,对农业有益,如“~~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俗称“刀螂”;简称“螳”,如“~臂当车”(喻不自量力)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
螳的意思

tángㄊㄤˊ

基本解释

〔~螂〕昆虫,全身绿色或土黄色,头呈三角形,前脚呈镰刀状。捕食害虫,对农业有益,如“~~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俗称“刀螂”;简称“螳”,如“~臂当车”(喻不自量力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螳螂的简称。

mantis;

螳,螳螂也。 —— 《说文新附》螳螂,有斧虫。 —— 《玉篇》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。 —— 《庄子·天地》睹-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,螳螂执翳而搏之。 —— 《庄子·山木》

螳斧(指螳螂前足。以其前两足高举如人执斧,故名。亦喻脆弱的武装);螳螂之卫(比喻微弱的兵备);螳臂(比喻不自量力;微弱之力);螳轮(比喻不自量力者);螳臂拒辙,螳臂当辙,螳臂扼辙(犹螳臂当车)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郞切頁碼446頁,第15

螳螳蜋也。从虫堂聲。

螳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84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140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846頁
4說文校箋第594頁,第18字
5說文考正第531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1967頁,第3字
7說文探原第6611頁,第2字
8說文集注第2828頁,第2字
9說文標整第353頁,第19字
10標注說文第570頁,第15字
11說文注箋第4701頁,第2字
12說文詁林第13032頁
13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79頁,第1字
14古字釋要第1233頁,第3字
15新附通誼第72頁,第7字